据山东电视台生活帮报道,近日,菏泽曹县的王先生反映,他是一名电商平台服装销售的店主,近期湖南常德市一所学校的几十名学生在他店内购买了40件演出服装,但使用完后进行了退货退款,因无法二次销售造成经济损失。

“有些退货,明显就是穿过,都脏得没办法再次进行销售”。王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接单的时候自己心里就有顾虑,结果还真的和预想的一样。
王先生感觉很无奈:这些衣服销售超过了7天,有明显的使用痕迹。

随后记者也致电了电商平台客服,询问衣服超过7天才退回且有明显的穿过痕迹,商家该如何处理,客服回复:建议商家申诉,已经开启了申诉入口,也是为了保证商家的权益,平台也会对订单判决进行复核,如果核实到退款有误也会取消订单判责,或者把相应款项返还给商家。

此外,记者也致电了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副校长康先生表示:问了一些学生,都是个人的行为,老师也没有发过任何可以退货的信息,确实有教育的责任。
康先生告诉记者,学校给商家支付了一笔保证金,最后等学生退还货款之后,再进行多退少补。
王先生也表示,已经有部分学生开始退回了费用,而这批衣服,他也会重新发回给学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3日,话题“校方回应学生组团狂退60多件裙子”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一名店主称,4月底,沈阳一职业技术学校60多名学生集体网购衣服,参加完运动会后又集体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这个服装链接被封了三个月,三个月都卖不了,损失8000元左右。
店主称她在学校官网看到学生们穿着自家店铺的衣服,吊牌都没有摘,而且退回来的衣服上面还有学校草坪上的渣。
店主表示,“学生们退款的时候说他们也没有办法,因为是老师强制让买的,老师让退的。”
5月3日,央广网记者致电涉事店主,该店主表示,当日上午已接到该学校相关负责人电话,校方已就此事道歉,并承诺回收服装、承担相关费用,双方目前达成和解。
据此前报道,因为部分品类(主要是服饰)畸高的退货率,令很多商家叫苦不迭。从网上信息来看,其中相当比例的退货并非因为衣物品质原因,而是穿过之后、卡着“7天无理由退换货”节点的“薅羊毛”。
有商家为了防止“蹭穿”,推出“巨型吊牌”。商家表示,这是对“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被滥用的无奈反击,通过物理限制降低恶意退货行为。

图源:小红书用户

图源:小红书用户
另据封面新闻,北京一服装商家在社交平台发帖,为防止部分顾客利用平台政策“蹭穿”衣服,无奈之下选择在衣服拉链上,挂一把显眼的密码锁。
记者在商家的网店看到,该店主要售卖羽绒服,同时搭配卫衣绒衫、棉衣棉服等。社交平台晒出的图片中,商家在一件黑色羽绒服的拉链头上,挂上了一把三位数的密码锁。
该商家告诉记者,之所以挂锁,是为了防止客人蹭穿之后又进行无理由退货,“衣服上挂把锁穿出门,大多数人应该还是会觉得不好意思吧。密码锁是挂在拉链头上的,不影响试穿。如果顾客确认收货,可以联系我,我会告知密码,锁就直接送给客人了。”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红星新闻、生活帮、央广网、封面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