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正在加速推进人工智能(AI)相关研究项目,但相应的供电压力不断增大。据韩国媒体报道,由于电力紧张,一些高校甚至不得不暂时关闭其他实验室的服务器,以满足AI相关项目的用电需求。
韩国《中央日报》16日报道,随着AI领域竞争加剧,韩国高校日益面临供电紧张的掣肘。在首都首尔的一所大学,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教授告诉记者:“AI研究消耗大量电力,与供电有关的问题频频出现。”
上月底,美国英伟达公司宣布将向韩国供应总计26万块GPU,以此助力韩国搭建AI基础设施。但依照《中央日报》说法,要想将所有这些GPU投入运行,包含冷却系统耗能在内,所需电力约为600兆瓦。该教授说:“受电力供应限制,我们可能没法使用这些芯片。”
目前,韩国着重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韩国总统李在明9月在其上任百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迫切需要大量电力来支撑数据中心运转,而可再生能源是唯一能够快速满足这一需求的能源体系。”
然而一些分析师认为,现阶段韩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建议关注天然气等其他发电方式。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估算,韩国2024年太阳能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高达每兆瓦时98美元,远远高于35美元的全球平均值。
平准化度电成本是对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成本和发电量进行平准化后计算得到的发电成本,是电力行业一个重要的定量指标。
一些专家还表示,供电压力既体现在发电方面,也体现在电力传输方面。由于输电基础设施遭遇瓶颈,韩国的电网建设跟不上,输电压力较大。
韩国执政党共同民主党籍国会议员朴正(音译)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第11次电力供需基本计划》所列的54个输电项目中,有30个项目已经推迟或预期推迟竣工。例如,一条连接韩国东海岸多座发电厂与首都圈的输电线路原计划2019年竣工,但现在推迟到最早2026年底才能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