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17),港药再度回调大举揽金,创新药纯度100%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回调1.59%,盘中成交额超17亿元!资金面上,近3日累计净流入近8亿元,今日盘中再度“吸金”近1亿元!截至11月14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最新规模超238亿元,再创上市新高!

截至13:22,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飘绿: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跌超3%,信达生物、康方生物跌超2%,石药集团跌超1%,百济神州、翰森制药微跌。

注:成分股仅做展示,不作为个股推介。
国金证券分析指出,经历2个月的回调,创新药上周迎来反弹。创新药企扭亏节点到来,12月密集学术大会数据即将披露,叠加已BD出海管线海外临床进展顺利,创新药行情有望持续。
近期百济神州及诺诚健华披露三季度财报,百济神州前三季度实现盈利1.25亿美元,预计2026年有望实现7.95亿美元利润。诺诚健华预告2025年盈亏平衡,提前2年实现盈利,预计2026年更多创新药企业扭亏并大幅释放利润。上周辉瑞披露与三生制药合作的PD-1/VEGF双抗临床开发计划,近期启动7项临床试验基础上,2026年将新增10个以上适应症和10个以上新组合开发。国内多个ADC、双抗重磅单品已实现与MNC合作出海,后续海外临床进展持续推进有望拓展商业化价值。
展望12月,ASH(12月6-9日)、ESMO Asia(12月5-7日)、ESMO IO(12月10-12日)等大会即将开展,国产创新药闪亮登场。国金证券认为,创新药前期回调较为充分,向上产业趋势明确,催化近期密集,继续看好板块投资机会。
国信证券分析指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BD)交易数量与金额均大幅增长,中国资产在全球MNC创新药交易中的金额占比已达约25%。当前出海领域仍以肿瘤为主,但正逐步扩展至自免及代谢等慢病领域。在完成BD之后,国产创新药正进入全球注册性临床阶段,预计2026年起将有多项关键III期临床数据读出,成为验证全球竞争力的重要窗口。该机构强调,差异化创新能力是未来核心竞争力,建议关注具备全球临床推进潜力的企业。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截至10月,前十大成分股权重高达72.47%,高纯度浓缩港股通创新药精华!

来源:国证指数官网,截至2025/9/30。成分股仅做展示,不作为个股推介。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是弹性更高的创新药,截至7月末,2025年内涨幅超109%,港股医药类指数领先!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该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2020-2024)的涨幅分别为88.80%、-21.59%、-25.60%、-22.80%、-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