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17日讯(编辑黄君芝)一项全新研究对美国和海外150年来的关税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由于关税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干扰太大,通常会导致通胀下降。
这一结论与“关税会抬高物价”的传统观点相左。与此同时,因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引发食品、公用事业和保险成本上涨,美国人正愈发愤怒。因此,如果这项研究的发现是正确的,特朗普最终可能会交出更好的通胀数据,前提是他能承受更弱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
在最新发表的一份工作报告中,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人员Régis Barnichon和Aayush Singh表示,短期内,更高的关税会导致经济活动减少、失业率上升和通货膨胀率下降。
他们写道:“通胀的反应与标准模型的预测相悖,标准模型认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应因关税上调而上升。但与之恰恰相反,关税冲击似乎起到了总需求冲击的作用——将通胀和失业率推向同一个方向。”
研究人员指出,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关税造成了不确定性,打击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抑制了经济活动,给通胀带来了下行压力。又或者,关税可能引发资产价格下跌,这也会对需求造成压力,导致失业率上升和通胀下降。
Barnichon和Singh写道:“我们找到了支持这两种说法的证据:作为对更高关税的回应,股价下跌,股市波动加剧。”
他们发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关税税率每永久性提高4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就会降低2个百分点,失业率则会上升约1个百分点。战后的相关估计更加不确定,但仍然表明关税上调会降低通货膨胀并加剧失业问题。
特朗普政府官员长期以来一直坚称,关税政策并没有引发通货膨胀,尽管自总统4月份发动贸易战以来,消费者价格指数已经攀升。在美国人愤怒的呼声中,特朗普上周五宣布,他将取消牛肉、咖啡和一系列其他商品的关税。
不过,即使通胀如上述研究所言会因关税下降,这对普通美国人来说,可能还不够。他们要求提高整体负担能力,希望看到价格下降,而不仅仅是以较慢的速度上涨。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Paul Donovan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人们对丧失负担能力感到愤怒,并倾向于将此归咎于现任政府。”
“人们很容易把负担能力看作是‘生活成本危机’的另一个版本——但实际上,负担能力有微妙的不同,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