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嘉兴市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嘉兴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嘉兴市产业集团”)的组建标志着地方国资体系从城投逻辑向产业逻辑的系统转变。
嘉兴市产业集团通过嘉服与嘉实两大平台合并组建,构建制造业和服务业多轮驱动的产业闭环,完成产业投资运营商的转型,并以AAA信用评级、市场化治理和资本运作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嘉兴样本”。
从城投企业到“产业引擎”
嘉兴市属两大平台嘉服集团与嘉实集团整合组建的嘉兴市产业集团,正通过结构重塑和机制创新完成“由融转产”的转型。
嘉兴市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向上海证券报记者介绍,此前,嘉服集团侧重商贸、民生服务与开发建设,嘉实集团聚焦制造、金融与资产管理,业务之间存在交叉与资源分散。整合后,集团明确“两业融合”方向,强化主业聚焦,减少重复投入,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与产业引领能力。
与传统城投企业相比,嘉兴市产业集团的发展逻辑已出现本质变化——通过市场化运营,让产业投资与资本运作成为盈利的主要来源。
嘉兴市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24年集团产业类收入占比提升至99.9%,城投类资产占比压降至20%以内;同时获得AAA主体信用评级,成功申报30亿元私募债,并以2.44%的票面利率发行首期10亿元债券,全场认购倍数达5.3倍,为产业升级提供了低成本资金通道。
在内部管理层面,集团同步推进从管理型向运营型转变,建立招商管理、工程施工、酒店管理、综合配送和大物业五大平台,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
“制造+服务”两业融合
嘉兴市产业集团积极响应嘉兴市“智造创新强市”战略,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在制造业提质升级方面,集团旗下民丰特纸完成从甪里街老厂向海盐新厂区的整体产能平移,土地利用率提升超一倍,并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新增7万吨特种涂布纸产能。公司通过技术升级与结构优化,加快向高附加值纸品领域转型,为后续规模化协同与利润增长奠定基础。同时,集团参股的头部制造企业——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区域制造业竞争力。
在现代服务业拓展方面,集团积极打造公共服务、商贸会展、演艺赛事经济融合业态。火车站南广场“翼时空·嘉兴1921”项目引入沉浸式、体验式消费业态,嘉兴宾馆实现100%招商,项目化、市场化运营正在成为集团提升服务业能级的重要抓手。
在数字经济赋能方面,嘉数公司的并入使集团形成了城市级数据底座与应用生态。当前,嘉兴公共数据平台已累计归集公共数据超百亿条,建设59个专题数据库,数据共享满足率达到100%。嘉数公司助力公交企业完成首笔1500万元数据资产贷款,探索“数据变资产,资产可融通”的新模式,并通过与DeepSeek大模型的合作,在政务、教育等领域落地“AI+场景”应用,打造可复制的智慧城市样板。
在产业金融协同方面,通过融资租赁及参股企业股权投资、基金运作等手段,打通资本与产业间的循环通道。积极探索“基金+基地”“基金+招商”模式加快重点项目落地,重点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构筑可持续产业循环
产业闭环要长期稳定运行,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持续供给与现代治理的制度保障。嘉兴市产业集团正通过资本运作与治理创新双轮驱动,为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制度与资金支撑。
在资本运作方面,集团依托AAA主体信用评级,形成了“债券融资,产业投入,现金流回补,再融资”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嘉兴市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集团积极探索资产支持证券常态化运作,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释放新增动能,为产业发展提供低成本资金来源。
在治理与风险防控方面,强化党建引领,深入推进现代公司治理,迭代完善90余项制度,构建内控、法务、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一体化体系。数字化经营管控系统贯通投融资、项目管理与债务监测,实现风险穿透式监管与动态预警。集团对不同业务实行差异化管理,竞争性业务则全面市场化运作,实现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动态平衡。
在组织与执行机制方面,集团坚持去城投化、强产业化的方向,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主业发展。通过经营绩效考核、超额利润分享等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