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日之间的人员往来突然变得紧张起来。11月14日晚,外交部和中国驻日本使联合发布提醒,郑重建议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原因有两个:一是今年以来,日本社会治安状况不佳,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频发,多起袭击事件至今未破,安全风险持续上升;二是日本领导人发表了涉台的挑衅性言论,严重破坏了中日交流的氛围,给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带来了更大不确定性。这一外交提醒迅速引发连锁反应——第二天,包括国航、南航、东航在内的至少7家中国航空公司宣布,对符合条件的涉日航班客票提供免费退改服务,时间覆盖至2025年12月31日。这意味着,原本计划赴日旅游、出差的不少人,现在可以零成本调整行程。
航司集体响应:退改政策细节出炉
面对外交部的出行警示,航空公司迅速行动,推出了统一且宽松的退改方案。以三大航为例,国航、南航、东航均规定,在11月15日12时前购买或换开的、涉及日本航线的客票,只要行程日期在2025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之间,即可享受免费退票或变更。具体来看,国航允许旅客在有效期内免手续费办理未使用航段的退票,首次变更也免收手续费(但需补差价);南航则明确免收退票费,并允许免费变更一次至相同航程的航班;东航的政策更为灵活,允许将航班免费变更至原计划前后3天内的其他航班,超出范围或再次变更才按原规则收费。除了这三家国有大航,深航、厦航、海航、川航、春秋航空等也陆续发布了类似通知,形成了一次罕见的航司集体行动。有旅客已经实测成功全额退款,说明政策正在快速落地。
游客转向与旅行社应对
这个提醒来得正是时候——元旦和年末假期临近,原本是出境游的高峰期。日本因其地理位置近、旅游资源丰富、价格相对适中,一直是中国游客热门的出境目的地之一。据第一财经报道,已有大型旅游企业反馈,虽然正值周末,但已接到不少游客关于日本游退改的咨询,部分人已经开始改订去东南亚其他国家。一位旅游企业负责人坦言,团队已在加班处理相关事宜。考虑到今年前九个月中国大陆赴日游客已接近750万人次,且2024年全年达698万,同比激增187.9%,中国游客在日本外国游客中占比约四分之一,地位举足轻重,因此这次集体退改潮绝非小事。
对日本旅游业的潜在冲击
说到底,这波操作最直接的冲击对象是日本的观光产业。中国游客不仅人数多,消费力也强,他们的缺席无疑会带来显著影响。业界普遍认为,此次事件将明显打击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的热情,短期内可能导致日本游人数和消费双双下滑。日本刚刚在2024年创下接待3690万外国游客的历史新高,中国市场是重要功臣。如今风向突变,那些依赖中国游客的酒店、餐饮、零售和交通服务商恐怕要面临一段艰难时期。可以说,政治与安全因素引发的旅行警告,正通过航空和旅游链条,实实在在地传导到日本经济的毛细血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