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6 00:06:19 股吧网页版
医生科普视频“带货”处方药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晏国文 卢志坤

  “今天就说一个医生才知道的真相。85%的血管淤堵,不用过度的治疗,记住一个便宜药,胜过您吃一堆药……您只要记住一个健脾降脂颗粒就够了。”

  “再厉害的咳嗽,记好一个便宜小药片。因为利润低,药店藏在角落里。今天我来公布一个医生才知道的真相……您就记住这个便宜实用的姜胆咳喘片。”

  ……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日,许多医生在某知名短视频平台采用类似的方法直接推荐中成药处方药。其主要特点是:文案基本一致而且充满功效的断言和保证、往往是不知名的中成药、生产厂家往往主要只有一个。此类现象已经存在较长时间。

  为治理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乱象,1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医务人员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试行)的通知》,明确医务人员健康科普的10类禁止行为。医务人员不得以健康科普形式违法违规发布各类广告,不得夸大病情和疾病治疗效果,不得以“神医”“神药”名义进行宣传。

  11月12日,记者将此类问题和5个健脾降脂颗粒典型视频反馈给该知名短视频平台公司,并寻求采访。11月13日,5个健脾降脂颗粒相关视频均已不存在。不过,由于有的医生多次发布过健脾降脂颗粒的推荐视频,部分视频仍然存在。在该短视频平台,此类医生利用科普推荐中成药处方药的情况还很普遍。

  表面科普实则“带货”

  11月3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辛某某发布了一个推荐处方药健脾降脂颗粒的视频,点赞近4万个,评论600多,收藏近4万个,转发近6000次。

  该视频主要文案是:“再说一次,85%的血管淤堵,不用过度治疗,记住一个便宜药,胜过您吃一堆药。不管您的血管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的淤堵,这个视频您一定要认真听。我现在教您的这招,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今天分享出来,只是想让大家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在中医看来,血管淤堵的关键病因在于脾的运化功能出了问题,就容易堵塞血管,若不加以控制,可能引发心梗、脑梗,听起来很吓人,其实您只要记住一个健脾降脂颗粒就够了。”

  医生在推荐药品时把药品的名称念成了健脾降脂颗粒,实际上并不存在降脂健脾颗粒,而只有健脾降脂颗粒。

  仔细观看可以发现,该视频大概率为人工智能合成的视频。因为医生嘴巴虽然在动,但与文字不对应,脸型也经常不自然。该视频里的声音虽然与该医生正常录制的视频相似,但音调明显不自然。

  几乎完全雷同的文案,近期不同地区不同科室的医生却在接连发布。11月2日,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赵某某也发布了文案基本一致的处方药健脾降脂颗粒推荐视频,不过他在开头加一段话,以示区别——“体检查出高血脂,记住一个药,胜过一堆药。其实脱掉白大褂,我也是一名普通老百姓,在平台做科普,不是为了当网红,只是为了让大家少花冤枉钱……”10月9日,这位医生也发布过大同小异的视频。

  10月2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张某某也发布了一个文案几乎完全一致的健脾降脂颗粒推荐视频。点赞量10.5万个,评论量1400多个,转发量3.4万次。

  10月14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辛某某也发布了健脾降脂颗粒推荐视频,文案如出一辙。点赞量10.4万个,评论量1600多个,收藏量14.6万个。

  此类医生大力推荐健脾降脂颗粒的视频还有很多。

  记者注意到,在此类视频底部,平台会展示健脾降脂颗粒的相关搜索,用户点击该超链接后就可以看到搜索结果,有的可以直接购买该药品。在评论区,往往也有网友晒出服用该药品的照片,以制造该药品受欢迎的氛围。

  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搜索该药品后普遍是辽宁盛京华邦制药的药品,有的店铺商品页面直接用超大字体标注“某知名短视频平台同款”。健脾降脂颗粒的另一厂家为广西梧州制药,但数量较少。

  11月12日,记者联系到健脾降脂颗粒的主要厂家辽宁盛京华邦制药有限公司进行咨询。相关人士表示,该公司只负责生产,销售之类的工作是其他包销公司在做,具体什么公司不方便告知。广西梧州制药母公司中恒集团未回应记者采访。

  这些医生都具有平台黄V认证,多数为公立医院医生,个别来自民营医院,有头发雪白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也有比较年轻的主治医师。医生所属科室五花八门,有的来自肿瘤科,有的来自风湿免疫科,有的来自心内科,有的来自中医科,有的来自康复科。

  不同科室的医生都陆续大力推荐,这款中成药真的疗效这么好吗?这个药品真的有医生健康科普视频里所说的那么神奇吗?

  记者在中国知网搜索该药品名称后,只有3个匹配结果,分别是针对该药品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该药品的研制及成型工艺优化研究、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最新的一篇论文发布在《四川畜牧兽医》杂志上,而完全没有该药品对相关疾病的研究成果。

  新型营销产业链

  记者注意到,此类伪科普的常见文案套路还有:说了800遍了,再厉害的某某疾病,记好一个小药片……因为太省事了,价格实在,利润又不高,很多药店都藏着不告诉你。今天就说一个医生才知道的真相。如果你的某某疾病反反复复好不了,可以记住这个小药片×××。只要是某某导致的某某疾病,就可以用它来调理。都记住了吗?

  还有的文案模板是:再说一次,再厉害的某某疾病,牢记一个小药片,比你瞎吃其他药强100倍。因为太省事了,不挣钱,很多药店都不主动推荐,但我们医生护士自己都常备……它就是某某药品。不管是A症状、B症状,还是C症状,都可以用它来对症调理,你记住了吗?

  记者发现,类似健脾降脂颗粒的药品广告还有姜胆咳喘片、珍苓解郁胶囊、复方塞隆胶囊、天王补心丹、苏子降气丸、六味丁香片、通络生骨胶囊等。

  这些粉丝量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中医发布中成药推荐视频,套路基本类似。医生真人出镜、语言通俗但夸张,表面是科普但对这些药品充满了推介意味,言语中充满了疗效保证,缺乏医务人员的严肃严谨。不同医生对同一款药品的视频台词基本一致,只是有的语句前后顺序会有所变化。

  记者查询这些药品发现,许多是禁止向大众作广告的处方药,一般是不知名中成药企业的独家品种,或市场上主要厂家只有一家,而且这些药品实际上并不是经典或知名的中成药。

  据了解,许多医生账号的实际运营者为MCN(多频道网络)公司。这些MCN公司掌握了大量的医生账号后,通过给药企发布药品广告变现。第一步,医生利用权威形象推荐某某中成药,并且夸大功效以及充满疗效保证的词汇,吸引患者购买。第二步,评论区各类患者留言烘托氛围。第三步,用户在电商平台搜索后统一出现医生所说的该药品,用户下单购买,从科普到销售实现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中成药处方药营销早有前车之鉴。2025年7月7日,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一家知名MCN公司广州争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出了行政处罚,罚没合计116万元。

  据披露,在整治医药行业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中,执法人员发现,部分医生在某短视频平台注册的账号涉嫌发布违法广告。这些医生账号由当事人(即广州争渡)负责运营。涉案医生账号在某短视频平台以健康科普的形式违法发布了26条介绍中成药处方药的视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