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宋薇萍)上海证券报记者从11月15日召开的2025核电技术创新论坛上获悉,“十四五”期间,上海核电产业总产出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创新资源不断汇聚,“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等示范工程取得突破,核电产业队伍稳步扩大,核电产业生态日益完备,成为国内领先的核电产业发展中心。展望“十五五”,上海核电产业坚持创新引领,以加快建设“3+”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持续推动上海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十五五”期末,上海核电产业核心竞争力跻身全球前列,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成为国家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承载区和长三角核产业协同发展的引领极。

该论坛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工程”)、上海市核电办公室(简称“上海市核电办”)和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核电常规岛技术研究院(简称“中国能建核研院”)联合主办,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华东院”)和中电核能工程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
当天,以“四代核电创新技术”的主题,与会行业人士共同探讨核电技术前沿创新,谋划产业升级路径,协力推动我国核能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注入新动能。
中国能建首席科学家,中电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罗必雄在致辞时表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深水区,四代核电凭借更高的安全性、更强的经济性、更广泛的适用性,成为破解能源安全与环境约束的重要抓手。在这一前沿领域,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在我国核电事业发展过程中,中电工程及所属企业始终保持同频共振,深度参与了国内90%以上在运核电机组常规岛及BOP设计任务,承担了所有出口核电设计工作。未来,也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绿色低碳的理念,积极拓展国内外合作,分享四代核电技术的创新成果与建设经验,助力全球核电产业协同发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程鹏致辞时表示,上海是我国核电事业的策源地,也是国内历史最悠久、产业链最完整、创新要素最集聚的核电产业基地之一。上海市经信两委将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任务,加快推动上海世界级核电产业中心建设。一是强化战略引领,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筑自立自强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深化开放协同,发挥央企产业链“链主”作用,提升长三角区域产业链创新协同效能,密切国际合作交流,增强核电产业国际影响力、主导力。三是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大口党委“统”“联”优势,持续擦亮核电产业集群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创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培育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
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致辞时表示,上海是中国核电事业的重要策源地,普陀与核电产业共荣共生。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常规岛技术研究院揭牌、连续三届核电创新论坛在华东院的成功举办,见证了普陀与华东院、核电事业的同频共振、同心同向。核电产业作为国之重器,肩负着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的双重使命,普陀区将持续发挥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空间资源十分丰富、创新动能十分强劲、营商环境十分优越的优势,持续营造更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拓展更为多元的产业协同、提供更加暖心的人才服务,成为海内外核电英才施展才华、成就梦想的广阔舞台。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致辞时表示,上海始终将核电技术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在核电装备制造、材料研发、工程设计、软件与控制等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国家核能技术项目,在先进反应堆设计、关键设备研制、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我国核能事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面向未来将持续推进先进核能领域的前沿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培育工作。一是强化前瞻布局,打造研发服务平台;二是强化协同攻关,加速技术路线验证;三是集聚要素资源,优化产业创新生态。
华东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能建核研院院长周毅致辞时表示,核电作为清洁、稳定、高效的基荷能源,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在“十四五”期间,华东院深度参与“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技术的批量化建设,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布局四代核电关键技术跟踪与研究,在相关技术领域进行前瞻性储备。展望“十五五”,华东院将坚定不移地服务国家战略,优先开展核电技术创新,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进一步深化与业主单位、设备制造商、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携手推进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