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1月15日电(记者陈爱平) 《2025长三角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15日在第十届中国休闲与旅游发展论坛上发布。报告指出,长三角各城市休闲水平质量持续提升。
这份报告由上海师范大学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共同组成的课题组编制,报告对长三角地区40余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展开研究,评价指数体系由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交通设施与规模等五个维度构成。从综合表现看,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和宁波排名前五,城市休闲化水平较高,无锡、合肥、绍兴、温州和金华等排名紧随其后。
长三角城市休闲化延续“核心引领、梯次跟随”的发展格局。一方面,城市规模与能级仍是决定休闲化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键变量。上海凭借全域休闲化的成熟发展稳居榜首,其休闲服务、交通枢纽、文化设施等核心指标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型动力源”。
另一方面,长三角各城市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相对性指标高度趋同,折射人们对美好生活与高品质休闲的追求具有一致性,这为长三角区域构建协同高效的休闲消费生态提供市场基础。
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下,沪苏浙皖已构建“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产业共兴”协同机制,通过联合开发文旅产品、推广旅游路线等举措,促进客源跨区域流动与消费共享。
报告认为,未来长三角城市休闲化发展将呈现以下四大趋势:从单点集聚走向全域协同,构建跨域联动、共建共享的休闲发展新格局;从单一场景型休闲走向业态融合型休闲,打造“赛事+文旅”“文博演艺+旅游”等多维消费新场景;从生态基础型休闲走向生态价值赋能型休闲,构建“绿色为基、人文为魂”的休闲发展体系;从结构待优型休闲化走向品质均衡型休闲化,开辟以人为本、消费升级的惠民休闲发展新路径。
课题组首席专家楼嘉军建议,紧扣“一体化”与“高质量”两大主题,以创新融合为驱动,以共建共享为路径,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区域休闲发展新生态,让休闲真正成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区域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据悉,“长三角城市休闲化指数”已转化为数据产品,并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成功挂牌,探索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