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交所官网,11月21日,上海通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领科技”)将迎来北交所上市委的审议,IPO进程迈入关键阶段。
资料显示,通领科技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汽车内饰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门板饰条、主仪表饰板、中控饰板等。
业绩方面,报告期(2022年至2024年、2025年上半年)各期,通领科技分别实现营收约8.92亿元、10.13亿元、10.66亿元、4.86亿元,归母净利润约6456.36万元、1.12亿元、1.31亿元、8720.56万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注意到,在北交所两轮问询中,通领科技业绩大幅增长的真实性及可持续性均被提及。
据通领科技招股书(上会稿),报告期各期,燃油车内饰件产品占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38%、75.78%、73.36%、70.93%。相比之下,新能源车内饰件产品收入占比较低。

对此,通领科技被要求说明是否具有持续获取新能源领域订单的潜力、已取得未量产项目中新能源项目的具体情况、期后经营业绩是否存在大幅或持续下滑风险等。
通领科技解释称,2023年度至2024年度、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领域相关项目的销售收入占比较2022年度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包括:2023年,配套比亚迪汉的高配产品销量较2022年大幅下滑,导致当期新能源领域销售收入大幅减少;随着大众Atlas、雪佛兰科罗拉多皮卡等境外燃油车项目的量产,燃油车领域的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导致新能源车型收入占比下降。
通领科技表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业务拓展情况良好,已取得定点、未量产的新能源车项目较多,具有持续获得新能源领域订单的潜力。
另需注意的是,通领科技曾存在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基于避税的目的通过购物卡方式给相关人员发放奖金。
对此,北交所要求其说明整改情况、报告期内及期前不规范资金的最终流向,是否存在体外资金循环、为公司代垫成本费用、商业贿赂等。
通领科技回复称,2020年,公司通过购买购物卡的方式向项春潮、江德生、项建武、江经纬及张靖军五人发放奖金共计724万元,相关个人已缴纳完毕其所收取购物卡奖金部分相关个人所得税。相关资金用途均为家庭日常开支、购买艺术品、缴纳税款或现金备用金、逢年过节亲属间人情往来,均系合理用途,未发现相关款项曾流向公司的客户或供应商的痕迹,因此未发现相关事项存在体外资金循环、为公司代垫成本费用、商业贿赂等的风险。

通领科技强调,2021年后,公司已针对通过购买购物卡支付关键人员奖金事项进行整改,并已停止相关行为,同时,公司进一步完善了薪酬制度,添加全面禁止变相发放薪酬的行为相关条款。公司未再新增变相发放奖金的情形,相关内控已得到完善并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