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不少关于证监会主席吴清的最新讲话,感觉信息量挺大。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举办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吴清在会上明确提出了“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的六大发展目标。这不仅是一次政策宣贯,更像是为未来五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画下了一张清晰的路线图。核心目标就是推动市场更具韧性、更加稳健,同时在制度建设、上市公司质量、监管执法、对外开放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全面发力。
“十五五”资本市场六大改革方向
吴清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发展的六个重点方向,这些内容被多家媒体反复提及,足见其重要性。第一是着力推动市场更具韧性、更加稳健,这意味着未来的市场不仅要能承受外部冲击,还要具备自我修复和稳定运行的能力。第二是制度更加包容、更具吸引力,这与他此前发表的署名文章《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一脉相承,强调要让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路径。此外,还包括上市公司质量更高、价值更优;监管执法更加有效、更具震慑力;开放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证监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更严、更实。这六大目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改革框架,既关注市场本身,也重视监管效能和内部治理。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开放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这一提法并非孤立存在。从其他资料来看,2025年10月召开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已建议将“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作为“十五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之一。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通过投资驱动、金融服务、人才支持等多维度赋能对外开放。比如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投资了中亚天然气管道、拉美水电站、东欧光伏电站等多个“一带一路”项目,还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签约金额近20亿美元。这些实践表明,资本市场和国有资本正在协同发力,共同支撑国家更高水平的开放战略。
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
光有蓝图还不够,怎么落地才是关键。吴清特别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并要求证监会系统扎实开展学习培训、大兴调查研究、认真做好规划编制。他还提到要把全会精神的学习成效转化为“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这种务实的态度说明,接下来监管部门可能会出台一系列具体举措,围绕提升市场韧性、优化制度环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方面展开实质性工作。对于我们关注市场的人来说,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政策的连续性和执行力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