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美联储或启动“准备金管理购买”,市场视作变相重启QE
·摩根大通:美国政府停摆或扭曲数据,实际就业状况可能优于表面读数
·美国银行:美联储或以每月750至1000亿美元购债补充流动性
【机构分析】
·高盛认为,美联储或将很快宣布进行“准备金管理购买”,即通过买入短期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尽管美联储称此举为技术性操作,但市场普遍视其为变相开启新一轮量化宽松(QE)。
·摩根大通资产与财富管理首席执行官指出,人工智能并非市场泡沫,而是一场“极其重大的企业运营方式变革”的起点。当前市场对AI的预期价值远超实际落地成果,但差距正意味着巨大潜力。
·花旗指出,欧元区外围国家信用前景改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和爱尔兰有望在2026年前获得信用评级上调,受益于财政整固与经济增长韧性。法国或延续评级下调趋势,比利时和奥地利同样面临下调压力,反映其财政可持续性与结构性挑战引发担忧。
·古根海姆首席投资官表示,鉴于褐皮书显示经济明显放缓、低收入群体与小企业承压,“双速经济”加剧,美联储很可能在12月再度降息,并可能将中性利率锚定在3%左右。预计美联储2026年还将有多次降息,认为当前经济处于周期后期但可避免衰退。
·黑弗分析公司估算显示,截至11月8日当周,美国经季调初请失业金人数小幅降至22.75万人,延续近期低位运行态势,表明劳动力市场仍处“不招不裁”的平稳状态,或为美联储12月按兵不动提供支撑。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阿比尔·莱因哈特指出,美国当前初请失业金人数与近年同期水平相当,未显示裁员潮加剧;考虑到43天政府停摆可能干扰数据申报,实际劳动力状况或略好于表面数字。
·高盛估计截至11月1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降至194.2万人,反映持续领取救济人数减少,暗示就业市场虽疲软但未进一步恶化,与黑弗、摩根大通及全美保险公司的判断一致。
·桑坦德美国经济学家表示,美国过去六周劳动力市场几无变化,虽整体疲软,但未出现急剧下滑,应能缓解美联储和金融市场对经济快速恶化的忧虑。
·安联首席经济顾问表示,当前AI投资热潮虽基于真实价值创造,但已形成“理性泡沫”。投资者为高回报过度承担风险,尽职调查能力不足,将导致大量个人损失和“信贷事故”。尽管系统性崩溃风险低,但局部冲击频发。类比互联网泡沫,如今企业贴上“AI”标签即可吸金,但并非所有玩家都能存活,“会有眼泪”。
·美国银行分析师指出,美联储或很快启动“准备金管理购买”,通过每月750亿至1000亿美元规模的短期国债买入操作补充流动性。尽管联储称此举仅为技术性调整,市场普遍视其为变相QE重启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