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官网消息,《昌平区支持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集意见。其中提到,加强对脑科学与脑机接口领域应用场景的前瞻谋划、项目发掘和引导扶持,协同有关部门推动具备条件的产品进医院、入医保、快应用,鼓励采取政府采购、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创新产品率先试点示范。对“首台套、首批次”产品按照市、区有关政策给予相应资金奖励。健全产业链供需对接机制,促进上下游企业携手合作发展。
为深入贯彻《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充分发挥昌平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优势,大力发展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将昌平区建设成为全国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创新策源地与产业引领区,特制定本措施。
一是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统筹空间与规划资源,通过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租买结合等方式降低用地成本、保障用地需求,引导企业和项目在集聚区集中布局。提高各类创新载体建设运营水平,加大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供给。优先保障配套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建设,提升产业综合承载能力,营造宜业宜居良好环境。
二是支持重大项目落地。精心筛选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项目,经认定后按照市、区有关政策给予一次性资金支持。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按照市、区有关政策给予一定比例的投资补贴。推广“拿地即开工”等创新模式,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项目落地效率。
三是支持专业平台建设。对承接国家和市级重大任务、获评国家和市级重要资质的前沿技术研发平台,依据相关规定在空间、资金、服务等方面予以配套支持。对在昌建设的各类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依据其服务内容和效果,经认定后可按照重大项目落地政策给予一次性资金支持。
四是支持企业集群发展。综合采取项目征集、招投联动、拨投结合等方式,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加快落地。整合空间、基金与平台等资源,构建“园区+投资+孵化+临床”四位一体服务体系,营造“拎包入住、全程陪跑”的企业服务环境。支持企业提质升级,对获评独角兽、国高新、专精特新等资质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
五是支持人才梯队培育。高质量实施“昌聚工程”人才政策,强化人才引育支持,对于入选人才统筹落实人才引进、住房保障、医疗服务等一揽子服务措施。鼓励具备条件的创新主体建设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加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广“科技副总”等柔性引才机制。
六是支持技术创新突破。鼓励引导科研设施设备开放共享,对研发投入达到一定规模的初创型企业经认定后给予相应补贴,降低企业早期研发成本。每年安排概念验证资金,支持临床科技成果加速验证转化。集中支持创新产品开发,对获得三类及重大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
七是支持场景应用发展。加强对脑科学与脑机接口领域应用场景的前瞻谋划、项目发掘和引导扶持,协同有关部门推动具备条件的产品进医院、入医保、快应用,鼓励采取政府采购、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创新产品率先试点示范。对“首台套、首批次”产品按照市、区有关政策给予相应资金奖励。健全产业链供需对接机制,促进上下游企业携手合作发展。
八是支持产业生态构建。用好“两区”政策,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制度创新和改革探索,促进各类产业要素高效有序流动。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举办高水平论坛、展会和赛事活动,深化开放合作,增强产业黏性。加强服务和监管能力建设,营造包容审慎、安全可持续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