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那位因准确预言2008年次贷危机而声名鹊起的“大空头”迈克尔·贝瑞(Michael Burry),再次成为市场焦点。不过这次不是因为他又押中了什么大跌,而是他宣布关闭自己管理的对冲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并已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注销注册。这一举动意味着他的基金将不再需要向监管机构提交定期报告,也基本宣告了其作为公开注册投资机构的终结。与此同时,他还主动披露了自己做空AI明星公司Palantir和英伟达的具体细节,仿佛在重演当年孤身对抗整个市场的戏码。
“大空头”的退场与自我隐喻
贝瑞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大空头》电影的剧照,暗示“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这不仅是一种情绪表达,更像是一种宣言——他认为当前的市场正被人为制造的财务幻象所支撑,就像当年的次贷产品被包装成AAA级债券一样。他近期多次发声,指责科技巨头通过延长算力芯片的折旧年限来美化财报,掩盖巨额资本支出对利润的冲击。在他看来,这种会计操作正在助长一场由资本支出和账面游戏推动的万亿美元泡沫。因此,他的“退场”并非认输,而更像是一个受托人面对巨大认知鸿沟时的诚实选择:既然市场无视风险,那最好的做法就是停止参与,把钱还给投资者。
做空细节曝光:从920万美元到近10亿美元名义价值
面对媒体渲染他“十亿美元做空”的标题,贝瑞显然感到不满,于是亲自晒出了持仓截图。他透露,自己持有5万份Palantir的看跌期权,行权价为50美元,到期日为2027年1月15日,买入成本为每份1.84美元,总投入920万美元。虽然这些期权的名义价值高达9.12亿美元,但实际风险仅限于已支付的权利金。此外,他还持有1万份英伟达的看跌期权,行权价110美元,到期日为2027年12月17日,按最新收盘价计算,这部分头寸价值约965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未公布英伟达期权的实际买入成本,这意味着外界仍无法准确评估其真实风险敞口。这一系列操作表明,贝瑞的做空并非豪赌,而是基于具体估值和会计逻辑的精准布局。
为何选择此时关闭基金?
关于关闭基金的原因,目前并无官方声明,但分析团队EndGame Macro的观点颇具说服力:贝瑞可能不想再经历一次“疯狂泡沫末端的艰难拉锯”。回顾历史,他在2005年发现次贷问题后,经历了长达数年的等待和投资者压力,才最终迎来市场崩盘验证其判断。如今,面对AI热潮下几乎一边倒的乐观情绪,他或许预见到类似的煎熬。与其继续说服不听的出资人,不如彻底退出,保留判断的纯粹性。注销基金,既是行动的终点,也可能是一场更大清算前的静默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