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预计展览总面积40万平方米,将设置国之重器重大装备、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22个专业展区,预计专业观众超45万人次。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表示,高交会的举办不仅是对过去5年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积极展望。在新的历史使命中,高交会将持续擦亮“中国科技第一展”金字招牌,成为服务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全球科创第一展。
作为全球前沿技术演进的重要风向标,本届高交会聚焦高新技术,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遴选“高、精、尖”技术与产品。预计将有近5000家企业携最新的技术、产品与成果参展,实物展品比例预计超90%,将举办首发、首秀和路演推介活动超60场次,首发、首展展品占比达20%以上。
“福田展区将首次设立科技创新成果发布大会,推出多款全球首发AI产品,充分展现福田推动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深圳速度’与创新活力。”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徐阳表示,福田展区将有50余家科技企业携近150款创新展品亮相,在展示“AI+产业发展”“AI+民生福祉”等新成果、新场景的同时,集中呈现量子科技、生物医药、智能硬件等领域突破性成果。
作为高交会举办场馆所在区,也是深圳的产业大区、制造强区,深圳宝安区将遴选超百家优质标杆企业集体参展,全面展现其智能制造产业的核心技术优势、全链条配套能力与高质量发展活力。“在宝安特色的AI形象展区,将有‘1小时AI生产圈’的高效协同能力与‘24小时AI城市活力圈’的场景落地成效实景呈现。”深圳市宝安区副区长练聪表示,为确保高交会顺利举办,宝安区从服务供给、城市环境、公共安全等方面细化落实各项保障任务,并专项制定“会展+文旅”一体化工作方案,以多元场景、专属服务串联起展会与城市的文旅体验。
本届高交会还更加关注“促交易”,创造“新实效”。在高新技术的成果转化方面,本届高交会将借助深圳科创青藤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力争率先落地转化一批高科技、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项目;在产品贸易合作方面,将组织数十场产业采购商大会,组织1000余个专业采购团,并特别设置“新能源及储能产业国际采购对接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国际采购对接区”等高效匹配国际采购对接区,全面推动高科技交流合作和供需交易的达成。
“高交会是汇聚全球创新资源、链接国际国内市场、服务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台。”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池卫国说。被誉为中国“硅谷”和“南方科技中心”的深圳将用好高交会等平台,促交流、促合作、促投资,进一步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作基地、作平台、作通道、作枢纽。在商贸流通领域,将出台支持首发经济发展的措施,不断丰富高新技术产品的流通渠道和消费场景等;在外贸领域,强化政策和服务供给,在融资、通关、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投资促进领域,加大力度吸引外商投资,不断提升企业海外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助力深圳企业更好参与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