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办的国际投资者大会上,华泰证券机构业务委员会主席梁红就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景、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态度等议题发表了演讲。
“中国资产的重估,我们觉得是属于大幕初启,”梁红表示:“多年前中国被(部分海外投资者)视为不可投资的地方,主要是因为资本市场上急剧的变动和调整,以及对于地方债的担心,包括疫情和地缘政治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挑战,也不是第一次当一个大经济体在一个增长过程中抵达了一个阶段,出现了结构性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尤其是债务问题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创新、重组、出海助力中国经济走出困境
梁红认为,每次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阶段性的挑战,都会通过创新、重组、出海寻找解决办法。在此之前,美国也是不断通过创新、重组和出海走出经济困境。同样地,中国在1998、1999年也遇到了不良贷款和企业竞争力的问题,但都被解决得很好。
谈及中国目前在创新、重组、出海方面的发展,梁红认为,创新和出海已经受到了颇多的关注,重组还未出现广为人知的成功,私营企业也正在作出一些调整。
2024年9月,我国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降准、降息、化债以及创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今年中国又加大了消费补贴力度。梁红认为,这一系列举措消除了中国经济的尾部风险,令中国投资者开始评估资本市场并作出调整。
DeepSeek的横空出世,则改变了投资者对中国创新能力的质疑。梁红指出,过去人们认为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带来经济增长贡献力度的下降,但事实上受教育人群结构增加带来了人才基数扩大,结果是中国复杂制造品方面的份额越来越多,同时在低端或者劳动密集领域的出口也没有减少。
出海层面,梁红指出,受全球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中国企业正在寻找新的出海模式,不是简单地进行供应链重组,而是进行海外的本地化生产,帮助很多的新兴市场进行工业化以及推进城市化。
全球资产重估增加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对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梁红指出,虽然美国经济和投资正在享受AI的红利,但失业率和财政赤字暗含风险。
为化解风险,各国都普遍采用货币贬值的方式解决财政问题,但却造成了黄金不断升值,法币购买力在股市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仍然在相对贬值。
而除黄金之外,梁红指出,目前中国资产在非美资产中的比例非常高。
“对于除了黄金之外其他非美元资产,现在美国‘例外主义’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质疑,大家开始寻找美元资产以外的其他投资渠道,除了美国之外,这些多余的储蓄主要(投资方向)是在哪里?主要是在亚洲国家,亚洲国家(资产)占了美国之外的美元配置的2/3。”梁红表示。
梁红还认为,目前中国资产已经开始重估,而且会走向纵深。中国的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竞争力开始在人民币定义的GDP上体现,地产相关的拖累会下降,部分房地产企业已经进行了部分的去库存,而人民币真实汇率已经实现了充分的调整,香港成为了全球的金融中心,获得了全球最高的资本融资。
她还指出,中国股市在AI领域已经有所表现,同时企业利润、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订单的修复已经开始。人们开始关注除AI之外的创新,如新消费,其他硬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