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多个城市继续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也被视为楼市政策利好持续释放的体现。
近日,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正式开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网上申请渠道,实现贷款服务从“人工受理”向“网上受理”的数字化转型。经此渠道,缴存人员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周期将大大缩短。
同样在河南省,洛阳、驻马店两地也于近期优化公积金政策。其中,自11月10日起,洛阳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高额度将上浮10%,单职工缴存家庭最高可贷77万元,双职工缴存家庭最高可贷93.5万元。驻马店也提高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额度,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将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额度上浮10%,从原有的单缴存人贷款额度最高60万元、双缴存人贷款额度最高70万元,上调为单缴存人贷款额度最高66万元、双缴存人贷款额度最高77万元。
从各类政策出台频次来看,根据中指研究院的监测,10月以来各地出台政策超过30条,其中涉及公积金政策超过16条,优化方向主要包括提高额度、优化提取、延长还款期限、扩大提取适用范围等。例如,重庆市多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进一步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举措持续扩大消费若干措施》,强调将优化购买存量住房的公积金提取方式,放宽全款购房的公积金提取条件,其中包括职工以自有资金一次性付清购房价款购买自住住房的,可自购房之日起满半年后每年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提取办理时限由两年放宽至五年,提取范围放宽至本人、配偶、子女以及本人与配偶双方的父母,合计提取金额不超过购房总价款。
而在深圳,记者也对多位购房者进行了采访,在目前房价有所下跌加上楼市政策环境宽松的背景下,受访者均表示会优先考虑公积金和商业的“组合贷”,希望公积金的贷款额度能进一步提高,而且可以直接提取用于购房首付。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公积金属地属性很强,地方自主权很高,加上低利率的特点,满足本地刚需改善的特征明显。楼市的需求主体是刚需刚改群体,他们对房价、成本比较敏感。他预计,各地正在储备新的政策,包括继续调整公积金使用范围,对于城市更新、房地产新模式也将有更大力度的政策,这是房地产止跌回稳的长效举措。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稳楼市政策正在走向“深水区”,区域不断下沉,内容不断细化成为主要特征。随着“十五五”规划建议公布,一些中长期的制度性建设将加快推出。中指研究院研究主管陶淑茹表示,短期来看,随着年末房企进入业绩冲刺阶段,重点城市供应或有所改善,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当前形势下,渐进式政策放松难以打破当前房地产市场负向循环,需要多措并举、系统发力,推动市场止跌回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