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3 17:03:40 股吧网页版
“神药”濞通舒调查:越用鼻子越堵,实为消毒产品!或违法添加药物成分
来源:红星资本局

  气温逐渐下降,鼻炎高发期也随之到来。近日,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使用了一款名为“濞通舒”的通鼻“神药”后,鼻塞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患上药物性鼻炎,要戒断并不容易。

  红星资本局在电商平台看到,这款“濞通舒”在多个店铺的销量过万。其中一家店铺显示,其产品名称为博源抑菌喷剂,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为鄂卫消证字(2021)第0031号,生产企业为湖北诚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当红星资本局向客服咨询该产品是否属于药品时,对方回复“不是药,是给鼻子消炎杀菌用的”。

  有医师向红星资本局表示,这类产品往往标榜“纯中药”成分,宣称“一喷即通”,实际上可能违法添加了减充血剂成分,长期使用易引发药物依赖性鼻炎,风险较高。有药师介绍,对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慢性鼻部疾病引发的鼻塞,或者儿童腺样体肥大等导致的长期性鼻塞,并不适合使用减充血剂。

通鼻“神药”越用鼻子越堵

实为“消”字号产品

  在社交平台上,使用所谓的通鼻“神药”后产生药物依赖的帖子层出不穷。多个网友提到,自己自行购买并使用一款名为“濞通舒”的鼻喷剂后,鼻塞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只要不喷就无法呼吸,到医院就诊才得知自己因为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已经患上了药物性鼻炎。

  小维(化名)就是其中一员。近日,她告诉红星资本局,自己从大学起就患有过敏性鼻炎,至今已经五六年。去年,她网购了“濞通舒”鼻喷剂,一开始效果明显,但渐渐地,鼻腔通畅时间越来越短,“才知道是产生依赖性了。”

  小维说,一旦不喷鼻喷剂,鼻子比以前还堵,到网上一搜,发现不少人和自己有同样的情况,还有网友分享戒断经验。这几个月,她已经停用鼻喷剂,换成了医生建议的鼻喷激素。

1762943944557382.png

截图自社交平台

  近日,红星资本局在淘宝平台看到,小维等网友晒图提到的这款“濞通舒”在多个店铺有售,但该产品并非药品,而是“消”字号产品。

  在一家店铺内,这款“濞通舒”销量超过6万。产品外包装显示,产品名称为博源抑菌喷剂,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为鄂卫消证字(2021)第0031号,生产企业为湖北诚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销商为西安天方药业有限公司。从成分来看,该产品除了含有多种中药提取物外,还含有常被用作消毒剂的聚六亚甲基双胍。

  11月11日,红星资本局以消费者身份拨打“濞通舒”产品外包装上的电话号码,对方工作人员表示是销售公司,“我们不销售个人,你从哪买的,你可以咨询一下他。”

  11月12日,红星资本局又以消费者身份拨打湖北诚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天眼查登记的号码,接电话人士表示,该公司生产的“濞通舒”确实为消毒产品,随后又表示在忙,称稍后回拨过来便挂断电话。截至发稿,红星资本局未能与其取得进一步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以“濞通”这样的形近字来代指鼻通的消毒产品不在少数。以一款在淘宝销量超过4万的“蜂胶濞通”为例,其产品名称实际为亿启辰抑菌液,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为陕卫消证字(2020)第A046号,生产企业为西安博达志恒药业有限公司。

  从成分来看,这款“蜂胶濞通”同样含有多种中药提取物,此外还含有常被用作消毒剂的醋酸氯已定。11月11日,红星资本局在天眼查看到,西安博达志恒药业有限公司已于今年9月9日被注销,拨通该公司在天眼查登记的号码后,接电话人士表示“打错了”便挂断电话。

或违法添加减充血剂

专业人士建议使用正规药物

  “平时也会遇到患者来就诊时把正在用的鼻喷剂拿给我们看,一看是‘消’字号的鼻炎喷剂,这类产品本质是消毒产品,并非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成都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主治医师罗倩向红星资本局表示,这类产品往往标榜“纯中药”成分,宣称“一喷即通”,实际上可能违法添加了减充血剂成分,长期使用易引发药物依赖性鼻炎,风险较高。

  罗倩表示,鼻用减充血剂在临床上很常见,主要分为儿茶酚胺类(常用的为1%麻黄碱等)和异吡唑啉衍生物类(萘甲唑啉、羟甲唑啉等)两类,作用是短期收缩鼻腔黏膜,快速缓解鼻塞,但使用时长控制在7到10天。若长期使用,轻则导致鼻腔黏膜干燥、损伤,重则引发减充血剂依赖,形成药物性鼻炎,使鼻塞更为严重。同时,高血压或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慎用这类减充血剂。

  据南方周末此前报道,记者曾送检7款“消”字号鼻炎喷剂,检出同一种药物:萘甲唑啉,即减充血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另据新京报今年6月报道,一家名为西安福源康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福源康盛必速康抑菌喷剂,有雪山百草蜂胶濞通、濞舒、8秒濞通、濞毒康、蜂毒濞爽等多个商品名前缀。该公司曾在2023年12月被罚,原因是其生产的“雪山百草蜂胶濞通福源康盛必速康抑菌剂”和“汉诚轶方滋硕濞琰舒宁必速康抑菌喷剂”被检测出违法添加盐酸萘甲唑啉。2024年5月该公司被注销后,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变更为前述西安博达志恒药业。

  知名药师冀连梅向红星资本局表示,鼻炎背后对应多种病因,如果是普通感冒引起的短期鼻塞,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三到五天),此时可以短期使用减充血剂,快速缓解鼻塞症状。但若连续使用减充血剂超过7天,就可能产生药物依赖性,一旦停用就会出现反跳现象,也就是鼻甲既充血又肿胀,导致鼻子越来越堵,还有发生药物性鼻炎的风险,从而导致鼻腔干燥,鼻粘膜萎缩而造成永久伤害。

  冀连梅表示,因此,对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慢性鼻部疾病引发的鼻塞,或者儿童腺样体肥大等导致的长期性鼻塞,并不适合使用减充血剂。

  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一线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包括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鼻喷剂,对缓解鼻塞症状尤其有效,在说明书推荐剂量下使用副作用少;对于间歇性或轻度的过敏性鼻炎,如果患者想尽量避免或不使用激素,也可以选择抗组胺鼻喷剂,如氮卓斯汀、左卡巴斯汀。

  “‘消’字号属于消毒产品,对一个消毒产品就不应该期待疗效。”对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消”字号产品变身通鼻“神药”的乱象,冀连梅表示,可能是普通老百姓对于激素有认知误区,谈“激素”色变,殊不知很多“秘方”偷偷摸摸加了激素,剂量不可控,危害更大。

鼻喷剂市场规模近30亿元

陆续有国产药申报上市

  与小维一样饱受过敏性鼻炎困扰的患者不在少数。资料显示,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对特定物质(即过敏原)产生过度反应所引起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

  近年来,鼻喷雾剂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摩熵医药数据显示,2024年全终端医院销售额为29.10亿元,同比增长1.64%;2025年上半年为15.97亿元,同比增长10.76%。从2024年的竞争格局来看,份额第一的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排名第二、三的分别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份额占比分别为45.42%、21.39%、10.35%。

dc748879cdfdb8a5e4bc0177010bd7f9.png

截图自摩熵医药数据库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鼻喷剂市场还在不断扩容,国产药份额有逐步替代原研药的趋势。

  以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为例,该药品为跨国药企先灵葆雅(后被默沙东收购)率先研发,2003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商品名为内舒拿。仙琚制药(002332.SZ)在2011年拿下了国内首仿,2023年成功击败欧加农(被先灵葆雅收购),目前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已超过50%。

  今年以来,长风药业(02652.HK)、四川普锐特药业的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上市申请也先后获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长风药业今年10月在港交所上市,该公司开发的舒霏敏(CF018)2022年获批上市,是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氮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11月12日,红星资本局从长风药业方面了解到,该公司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有望明年获批上市。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的销售此前也以外资药企为主。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为例,该药品在我国上市多年,一直是赫力昂独家销售,2024年全国医院端销售额为2.33亿元,今年上半年为1.20亿元,同比下滑1.15%。今年4月,远大医药(00512.HK)旗下远大九和 (江西) 药业有限公司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获批上市,为国内首仿。

  11月10日,远大医药发布公告称,其与Glenmark Specialty S.A.共同研发的一种新型抗组胺药和皮质类固醇的复方鼻喷剂(商品名为莱特灵)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及儿童过敏性鼻炎。据介绍,莱特灵已在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英国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11月12日,针对莱特灵铺货情况,红星资本局以购药者身份致电负责中国区销售的北京远大九和药业有限公司,对方工作人员表示,产品刚获批,现在处于前期预热阶段,首批到货应该在明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