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李少鹏)三江潮涌,动能澎湃。11月12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本届大会以“新视野·新生态·新机遇”为主题,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宜宾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共同承办,包括1场开幕大会、1场全体大会、6场专题会议以及多场展览展示活动、项目签约。
据了解,本届大会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动力电池产业建圈强链、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机遇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助力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凝聚全球共识打开产业发展“新视野”
如何助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开幕大会上,与会嘉宾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市场趋势、行业标准等议题激荡思想,贡献了诸多引领产业未来的战略观点。
就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未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从加强动力电池多元化的创新,强化智能化技术的赋能应用,促进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发展,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动力电池的高水平国际合作等方面给出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致辞中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强化战略引领,绘制发展新蓝图;扩大应用场景,构建融合新生态;健全治理体系,优化产业新环境;坚持开放共赢,拓展合作新空间,共同开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川省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会嘉宾共同展望了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广阔前景,增进了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国际合作的信心,也让我们对下一步共抓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发展有了更多启发思考和共识,相信会推动本次大会形成更多丰富务实的成果。
开幕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全球电池联盟顾问苏珊娜·古特·奥尔洛夫斯基、中国华电集团董事长江毅先后作主题发言,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发布2020-2025动力电池重大成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2030动力电池发展展望。
聚焦前沿技术构建产业应用“新生态”
记者了解到,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还设置了6场专题会议,围绕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与创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构建与产业协同、质量强链赋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动力电池多场景创新应用、动力电池国际物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等行业热点话题,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深入研讨产业发展,探寻新趋势和新方向。
另外,12日至15日,2025动力电池应用生态展览会将在宜宾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聚焦“材料革新-智能智造-场景重构-循环再生”全价值链,构建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生态闭环,搭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展示、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与生态共建。
在继承前三届展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展会在专业展区、特色展示、同期活动等方面进行创新,展览面积和展商数量都显著增长。展会线下规模总面积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和机构超230家。
本届展会根据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细分领域和应用场景,设置有“十四五”成果展示(序厅)、国际展区、动力电池和材料展区、储能展区、新能源汽车展区、回收利用及材料再生展区、电动船舶科技展区、动力电池装备智造展区、宜宾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展区、低空经济展区等。
展会期间,还将同步举办多项精彩活动,包括“给世界,充点young”2025动力电池大会大学生主展演、“宜智出行绿色盛惠”第四届宜宾新能源汽车消费节、寻“心”集赞与互动兑奖活动等,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趣味性互动项目,让参与者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动力电池产业的魅力,提升展会社会影响力。
携手合作共赢共享产业未来“新机遇”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致力于推动全球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交流与集群发展,已在宜宾成功举办了三届,累计发布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600多项,签约重大项目200多个,已经成为深化对外开放、促进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会再结硕果。本届大会共签约项目180个,涵盖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光伏、数字经济等绿色新能源关键领域,展现出强劲的产业集聚效应与发展动能。
四川是动力电池大省。近年来,四川汇集能源、产业、人才优势,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串珠成链、集链成群的跨越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GWh、同比增长49.2%,全年有望突破200GWh。
作为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主要承载地,2023年、2024年,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产值均超千亿,成为宜宾继白酒之后的第二个千亿级产业。截至目前,宜宾已累计引进动力电池上下游配套项目120余个,规划产能300GWh,已建成210GWh ,构建起从基础原材料到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乘着大会东风,未来,宜宾将继续以开放之姿,推动动力电池产业向更高价值链迈进,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