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3 09:32:11 股吧网页版
国家林草局:推动林草产业迭代升级,培育新产业新模式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章轲

  “十五五”时期,国家将推动林草产业迭代升级,培育新产业新模式,壮大林草产业。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网11月12日消息,近年来,我国加快发展壮大林草产业,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9.6%,林产品贸易额达1817亿美元。全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已经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人均森林食物产量居世界前列。

  “木竹加工、经济林、生态旅游、林下经济均成为年产值超万亿元的林业支柱产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李云卿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林草产业”“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因地制宜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发挥森林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效益,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有助于促进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乡村振兴。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随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近年来各林业大省出台多项举措,进一步盘活森林资源。

  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的福建省,通过探索开展“多方得益、多式联营、多重服务”的“三多”改革试点。2024年,福建省林业产业总产值8121亿元,居全国前列。

  《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提出,壮大“食物林”,因地制宜发展林菌、林药、林蜂、林禽、林畜、林油、林粮、林果等系列森林食物,推动笋竹食品、林下经济、木本粮油、食药用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发展“联动林”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促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金融”等联动产业。

  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集体林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要林业产业高地,集体林地面积占到全区国土面积的60%、林地面积的91%以上。广西组织在南宁市、玉林市、河池市等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在武鸣区、邕宁区等26个县(市、区)分类实施林权确权登记、适度规模经营、林木采伐管理、产业促农增收、林业金融创新等5个方面的专项改革试点。

  广西林草部门介绍,正推动“林板家”“林浆纸”“林文旅”“林种(养)加”“林医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2024年,广西全区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林草产业总产值超万亿元的省份,带动93个集体林重点县林农年人均收入超过3500元。

  江西省林业局介绍,吉安县立足森林“四库”功能,推进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开展“财农信贷通”贷款14宗、贷款金额991万元,2024年全县林业产业产值达43亿元。

  推进林业发展,资金是一个大难题。林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长期困扰着地方。重庆市丰都县探索构建以农发行为主办行、其他银行为协办行的“1+N”金融支持模式,利用林地确权、抵押登记、评估等市场调节机制和风险担保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林业信贷产品,精准支持林业项目。

  李云卿介绍,“十五五”时期,国家林草局将在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同时,推动林草产业迭代升级。

  “森林和草原蕴含着丰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林草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是绿色富民产业,能够成为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活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绿色引擎’。”李云卿表示,国家林草局将加快壮大林草产业,做大一产,做精二产,做优三产。优化提升木竹培育和加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产业新模式,做大做强林下经济、森林食品、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

  同时,全面构建现代经营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施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助力加快优质树种、草种培育。优化森林资源利用制度,推进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林草科技装备水平。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