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末、11月初,随着三季报密集披露期告一段落,沪指在快速冲上4000点后高位波动,市场风格似乎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前期强势光模块CPO、服务器、消费电子等“小登”行业高位回调;而另一边,银行、煤炭、食品饮料、化工等“老登”资产出现了明显的低位补涨特征。
4000点来来回回,主线反复横跳,后市怎么看?当前投资者又该怎么操作?
01
4000点为何反复?
消息真空期,难以一蹴而就
有机构指出:4000点这一心理关口的突破,难以一蹴而就,市场或将更多以时间换空间。
11月,政策、业绩都处于真空期,各类不确定性因素陆续落地,自上而下的边际催化有所减弱;三季报显示,全A非金融行业盈利实现转正,ROE亦呈现低位反弹,但整体企业盈利仍处于偏低水平。(参考来源:东吴策略)
短期高频数据回落并不会给市场带来下行压力,反而会进一步增强政策发力的期待,但更明确的政策信号需等待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具体的政策抓手需明年3月两会推出。(参考来源:华创策略)
总的来说,4000点附近风险与机会并存:
所有的机会,都来自于制造业动能修复、实体经济的投资;所有的风险都来自于海外科技金融循环的脆弱性;所有的机会都来自于中国盈利基本面,所有的风险都来自于海外流动性;所有的机会都来自于非共识,所有的风险都来自于共识。(参考来源:国金策略)
02
市场“高切低”?
小登未来还有机会吗?
整体来看,短线市场仍处于整理结构之中,强势板块的回踩是倒车接人还是撞人?AI算力未来还有机会吗?
短期来看,当前在算力板块内的交易难度可能会加大。一是在快速上涨后,AI算力板块确实积累了较大涨幅,叠加3季报落下帷幕,前期市场给的乐观预期集中兑现,确实存在技术性调整、消化的需要。一部分市场资金可能会进行高切低操作,沿着“十五五”规划线索或者热点事件寻找新的炒作方向,不排除AI算力板块抽水后震荡盘中甚至加速调整的可能。
但从基本面角度看,全球AI发展大势所趋,算力建设提速发展,短、中、长期积极因素众多。
一看基本面:算力企业业绩成色如何?
以聚焦AI硬件算力龙头【侧重于通信、电子】的5G通信指数为例,2025年三季度,该指数前20大成分股(权重占比82%)合计总营收高达1.37万亿元,净利润高达824.64亿元,19家企业实现营收同比正增长,16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其中13家企业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了20%,光模块CPO龙头新易盛、中际旭创三季度分别实现284.38%、95.52%的净利润同比增速;消费电子、果链龙头立讯精密、工业富联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30%。

(以上个股不作为推介,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而这一增长趋势未完待续,根据市场一致预期,2025年5G通信指数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将达到41.19%,2026年也仍将保持40%以上高增长。

二看市场风格:四季度市场审美有什么变化?
有机构复盘历史上7轮与当前情况类似(前10月均经历上涨)的年末行情发现,如果主线风格的高景气优势在明年仍将持续甚至加速,那么四季度年末行情中主线方向仍将保持定力,并且有望在内部低位方向纵深扩散。如果主线景气预期证伪,则市场可能会系统性转向其他处于低位的景气反转方向,从而引发年末“反转”行情。
当下来看,以科技和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新动能景气优势仍在持续释放,据测算,明年净利润增速超30%且景气加速的细分方向包括:AI硬件(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电池、风电设备)、军工(地面兵装)、计算机(IT服务)。
这也意味着,产业趋势加持下,AI硬件算力仍有望成为明年市场主线方向。同时“反内卷”等政策推动下,新能源等顺周期方向中亮点逐渐增多、具备估值修复空间。(内容参考:兴业证券)
三看未来预期:算力资本开支是否乐观?
尽管市场上开始出现部分质疑美股AI泡沫的声音,但不可否认的是,AI算力的投资热潮已经从北美向全世界扩散,上升成为主权战略,同时AI应用还没有大范围爆发、算力成本仍未大幅降低,AI发展尚处于早期,“泡沫论”为时尚早。
近期,北美四大云厂商(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公布最新一季度财报,算力投资继续加码。2025年三季度,合计资本开支同比增长68%至964亿美元,Factset一致预期25年资本开支将达到3633亿美元(同比+63%)。不仅如此,各家均保持对25年/26年资本开支的积极指引。
从历史经验来看,主线的切换不会一蹴而就。算力短期波动不可避免,中长期仍旧长坡厚雪。资金面上看,市场“抄底”情绪较浓,借助ETF抢筹算力核心资产。近10个交易日,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累计吸金近2.4亿元;5G通信ETF(515050)累计获得超5亿元资金净买入(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各大券商研报等,ifind,截至2025年11月5日。)
03
当下如何操作?
要不要切换赛道?
具体到实操层面,持有“小登”的,该止盈吗?持有“老登”的,该换方向吗?
还持有“小登”的投资者
如果不想再为后市波动担忧,可以考虑适当止盈+再平衡,增配部分红利高股息方向。
这不是看空行情,而是对市场波动的尊重,让资产配置回到自身舒服的状态;
如果风险承受力较高,利润垫很厚,可以考虑继续持有。
科技主线投资节奏往往沿着“N”字形态展开,从0到1的突破有一波行情和从1到100的爆发增长还有第二波行情,如果在C浪的回调节点下车往往错失第二波机会。

(来源:国投证券)
坚守“中/老登”的投资者
如果有多余仓位,可以考虑逢低介入科技成长类“小登”资产,以行业主题ETF或双创类宽基ETF的形式,本着哑铃组合配置的理念,中长期持有;
如果没有多余仓位,现在最该做的不是追涨杀跌,而是重新审视资产,问自己三个问题:
当初买这只股票/基金的理由还在吗?接下来有没有好转的预期?有没有比它更好的替代选择?
如果理由还在、基本面没坏,那你需要的是耐心等待,不是切换。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找到适合自身的资产类别和方式方法,“拿得住”“睡得着”也很重要。
切忌自乱阵脚、反复横跳,不仅丢失宝贵的便宜筹码,还可能在板块轮动中左右挨打。(文章来源:华夏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