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202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在上海开幕。作为上交所面向全球投资界的重要年度品牌活动,本次大会以“价值引领、开放赋能——国际资本投资并购新机遇”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欧美、亚太及中东等地区的百余家知名投资机构、近400名代表,与会嘉宾围绕中国投资并购新机遇、科技创新驱动以及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近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了“十五五”宏伟蓝图,也指明了资本市场前进方向。上交所理事长邱勇在致辞中表示,“十五五”时期是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上交所将以更开放的生态、更丰富的产品、更高效的服务,为全球投资者拓展更为广阔的跨境投资机遇。
深化市场改革 “十四五”资本市场成果丰硕
“十四五”时期,上交所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市场建设实现量质齐升。市场规模稳步扩大,股票市场总市值突破60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40%,列全球第3位;股票成交额达546万亿元,增长96%,位居全球第4位。债券市场托管量19.1万亿元,增长44%,是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场;基金市场总市值4.2万亿元、成交额133万亿元,分别增长359%、221%,ETF市值和成交额分居亚洲第2位、第1位。
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充分发挥,落实“科创板八条”及“科创板1+6”改革政策成效显著。“十四五”时期科创板新增上市公司379家,22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实现后续盈利,21家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拥有核心产品上市,累计形成专利12万项,研发强度中位数达12.6%。目前,科创板总市值约10万亿元,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与聚集地。
在提升公司质量方面,沪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3.8%、4.6%,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披露资产重组1061单、重大资产重组114单,2025年以来同比分别增长11%、78%。分红回购金额超7.6万亿元,占全市场总额七成以上,相当于同期股票融资额的2.3倍,投资者回报机制持续完善。
开放持续加码国际资本看好中国机遇
“十四五”期间,上交所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深化。沪港通累计成交103万亿元,增长288%;10家公司完成GDR(全球存托凭证)发行,累计融资33.5亿美元,实现沪港、中新、中巴等ETF互挂。目前,跨境指数产品规模超3200亿元。推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上交所股票期权交易,满足国际投资者风险管理需求。
本次大会期间,上交所与新加坡交易所合作编制的中证新交所亚洲100指数系列正式发布,成为国际开放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摩根资产管理、淡马锡、殷拓集团等多位全球领先资管机构和主权财富基金的高管表示,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加速推进,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配置价值愈发看好。
与此同时,本次大会设置多场圆桌讨论与企业调研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新消费、生物医药和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代表行业,还专门设置了并购专场,探讨境内外并购市场发展、跨境并购等热点话题。上交所同日发布《上市公司跨境并购典型案例汇编》,为经营主体开展跨境并购提供实践参考。
锚定“十五五”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
展望“十五五”,邱勇表示,上交所将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优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关键制度,引导资本流向前沿技术、先进制造和未来产业。
具体来看,上交所将持续培育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强化分红回购,以稳健业绩和持续回报增强投资价值。同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跨境投融资渠道,丰富国际化产品体系,提升全球竞争力与吸引力。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关键阶段,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蹄疾步稳。本次大会的举办,进一步搭建了中外资本合作的桥梁,为全球投资者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提供了重要平台。新形势下,上交所表示,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将系统谋划“十五五”时期发展思路,抓住开放合作的有利时机,不断增强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持续提升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携手全球投资者,共同推动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