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ETF市场蓬勃发展。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ETF总份额达3.17万亿份,总规模达5.74万亿元,产品总量逾1300只。
整体来看,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其一,标的覆盖范围持续拓宽,呈现多元化特征。一方面,从传统股票型ETF,延伸至债券、商品、货币、REITs等多类资产标的。另一方面,覆盖行业从大消费、金融等传统领域,拓展至半导体、人工智能、碳中和等新兴赛道。碳中和ETF、元宇宙ETF、人工智能ETF等新品陆续推出,精准贴合前沿产业发展趋势。此外,除A股市场标的外,港股、美股及全球市场相关ETF标的不断丰富,满足跨市场配置需求。
其二,交易策略和定位更加多元。现阶段,ETF产品的交易策略更加创新,如以一批沪深300ETF期权挂钩为代表的创新型产品,有效帮助机构管理风险。同时,从投资者分层服务、区域与细分市场深耕等维度来看,公募基金差异化布局特征明显,如有公司专注为保险、养老金等提供定制化指数产品;有公司推出区域主题ETF,如长三角一体化ETF、粤港澳大湾区ETF,紧扣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在笔者看来,ETF市场特色化发展,源于市场结构、投资者行为和技术革新等多重因素驱动,折射出资管行业从“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转型。
一是市场竞争激烈倒逼差异化发展。当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传统ETF赛道拥挤。在此背景下,市场参与者正转变布局思路,加强ETF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辨识度,希望通过差异化路径构建竞争护城河。
二是投资者需求转向“个性化”。当前,机构投资者对ETF的定制化需求激增,如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需要与负债匹配的资产配置工具,这催生了一批低波动、高股息的指数产品;另外,投资者也希望用单一ETF实现“股债平衡”“跨境配置”“对冲风险”等复杂策略。
三是技术赋能推动产品创新。ETF产品高度依赖大数据与AI优化,在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依托技术革新推动产品创新已成为行业必然趋势。
综合来看,ETF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折射出资管行业从“供给驱动”转向“需求驱动”,其核心是通过产品设计、投资策略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展望未来,只有那些能精准捕捉产业变迁、持续降低投资者参与成本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