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2 23:31:40 股吧网页版
对美出口下滑到7年前水平 我国出口总额却创历史新高 “新三样”变成“新N样”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今年前10个月外贸数据。一组让人有些“意外”的数据引发网友关注和讨论。

  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5.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进出口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且规模再创同期历史新高。前10个月累计出口规模亦保持同期历史新高。

  恰恰是在今年二季度,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政府所谓“对等关税”政策正式生效,对贸易伙伴实施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针对中国、欧盟、越南等主要经济体加征更高税率。此后,中国对美出口连续7个月出现两位数下滑。拉长时间维度,从出口规模来看,我国对美出口水平已经回到7年前的水平。

  面对美国政府关税威胁等不确定因素,缘何我国外贸出口不降反升,保持强大韧性?支撑外贸稳步增长的动能是什么?哪些因素对关税形成了对冲效应?

  带着一系列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详细梳理了近10年外贸数据,并采访了多位专家和企业,详解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滑,但出口总量依旧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背后的秘密。

2eic4iblTAWEVIia7n5r720nwyvuolZXNebYOE5UWptvbRMNc8pruVNM2PviaabicYAUE9TtWnZQUGRqyQjHicayIpLw.jpg

  今年以来出口增速呈现“V字型”走势

  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从季度来看,我国外贸呈现出增速逐季加快的趋势。从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3%、4.5%,到三季度增长6%,我国进出口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与此同时,三个季度进出口规模均在10万亿元以上,保持了历史较高水平。

  记者梳理发现,从月度来看,尽管10月出口同比下降0.8%,但2024年10月出口同比增长11.2%,处于去年单月的次高水平,因此,受高基数的影响较大。此外,美国关税政策扰动也是导致10月出口出现较大波动的因素之一。

  但从今年下半年整体情况看,6至9月份,我国单月出口规模均超过2.3万亿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9月出口同比增长8.4%,规模更是创同期历史新高。

2eic4iblTAWEVIia7n5r720nwyvuolZXNebibDIJuepPKvMWic5hjZeFHI0J6bBbAxFdeVdDTLicS9NdrtARVwcaJWjA.jpg

  观察数据可以发现,从出口规模来看,今年以来,呈现出一个明显的V字型增长趋势,在2月份达到年内低点后立马回升,且整体呈增长态势。

  一方面,美国不断威胁推出新的关税制裁措施,另一方面,中国出口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都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近10年以来中国出口数据发现,十年间,尽管受到全球疫情、美国政府挑起的关税摩擦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我国单月出口规模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韧性十足。

2eic4iblTAWEVIia7n5r720nwyvuolZXNeb7BEO7n9crunMS8cZ7Q8eQgKibp82ANFDcHQEPR7lEouKn2M4wk1kaPA.jpg

  “中国外贸出现逆势增长,实际上是出口多元化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效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另外,越来越多高科技产品进入到出口序列,支撑了外贸增长。中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大幅增长,这代表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说明中国产品结构在不断升级。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首先,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带来的后果是大家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都提高了。“哪些产品更具比较优势,就更有竞争力。毫无疑问,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中国产品都更加具有竞争力。”

  “美国‘对等关税’暂缓期的延长,客观上会带来恐慌性的抢出口效应。”白明进一步指出,他通常以三个月作为一个“窗口期”,所以,我们看到4月份、7月份的出口增速都比较高。

  对美国:出口急转直下,重回2018年以前规模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对美进出口总值3.38万亿元,同比下降15.9%,其中,对美出口2.52万亿元,同比下降17%,对美进口8511.8亿元,同比下降12%。从10月单月来看,对美出口2482.6亿元,同比下滑25%。

2eic4iblTAWEVIia7n5r720nwyvuolZXNeb0L13XbCbiaPS3PnVROVuZvY8nooFEe56iaUrJBa9ibVibibZ1cxHdq8ohQg.jpg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近10年中美经贸数据后发现,今年以来,我国对美出口急转直下,1月份出口规模还能维系在3400亿元左右,2月份直接下滑到不足2000亿元。尽管此后有所回升,但依然维持在2000亿元至2900亿元人民币之间。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今年前10个月,我国对美出口规模为2.52万亿元。而7年前,2018年前10个月,我国对美出口规模为2.56万亿元,2017年同期出口规模为2.36万亿元,2015年同期出口规模为2.10万亿元。从累计出口规模看,今年前十个月,对美出口表现甚至不及2018年。

  如果从单月来看,2018年同期,我国出口规模介于1950亿元至3200亿元之间,且8至10月出口规模超过2900亿元。

  由此可见,从出口规模来看,我国对美出口水平已经回到2018年以前的水平。

2eic4iblTAWEVIia7n5r720nwyvuolZXNebETxheQ5otJwWF0ibvcic6C3nPam9OLicHY7JGxeZ5E7xrbYpqudl7YIrg.jpg

  从近5年周期来看,今年前10个月,我国对美累计出口同比下降17%,增速创近5年历史同期新低。

  此外,记者注意到,我国对美出口增速不断下滑的同时,规模也出现了缩减。相较于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规模来看,今年前10个月,美国市场占我国外贸进出口的比重约为9%,出口约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1.4%。

  根据商务部网站公布的数据,2001至2017年,中美贸易额从804.85亿美元增长到5836.9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3.2%。2009年,中国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国。2015至2018年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接近20%。

  然而,这一数值在去年已经下降到14.7%。今年前10个月,进一步降低至11.4%。

  “中国对美国市场贸易规模的缩减,客观上会带来边际影响力的下降。”白明表示,也就是说,美国关税政策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量的影响是减弱的。当然,存量的影响客观存在。

  霍建国则认为,出口多元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美国市场的贸易依存度,但从长远来看,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市场本身的需求并没有降低,越南、墨西哥对美出口依然保持高增长。所以,多元化不能完全抵消对美出口下滑带来的冲击。

  对欧盟:前10个月出口增速大幅提升

  在中美贸易规模有所下滑的背景下,作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的欧盟,今年以来,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却十分亮眼。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与欧盟进出口总值4.88万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出口3.30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回望2024年同期,中国对欧盟出口规模约为3.04万亿元,同比增长3.5%。这意味着,今年前10个月我国对欧盟出口的增速大幅提升。

2eic4iblTAWEVIia7n5r720nwyvuolZXNebqBVdmt5j7dmluLxRrfFqYP4MNCeFAU1CWILLlyF4icAzxcR4iajvUrlw.jpg

  从近10年出口数据来看,我国对欧盟单月出口规模从2015年不足2000亿元逐步跃升至超过3700亿元。仅单月出口规模,就增长了接近2000亿元。

  此外,从出口增速趋势来看,2021年一季度以来,我国对欧盟出口累计增速是呈现下滑趋势的。但在2024年下半年出现了拐点。此后,我国对欧盟出口整体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态势。尤其今年下半年以来,出口累计增速一直维持在8%以上,基本恢复到2019年水平。

  此外,分国家来看,出口增长的表现则更加明显。今年前10个月,中国对德国出口0.7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对法国出口0.2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对意大利出口0.3万亿元,同比增长9.6%。

  海关总署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欧建交50年以来,双方经贸合作优势互补,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了300倍。今年上半年,我国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平均每天进出口超过150亿元,相当于建交时一年的贸易值。上半年,欧盟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2.9%,稳居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

2eic4iblTAWEVIia7n5r720nwyvuolZXNebalNNYrbBj9SnI1892VauHPefA70ibEgyyIibjUDfzBK3bVxfiaH1FfbdA.jpg

  中国对欧盟国家出口稳步提升的动力究竟在哪里?据海关统计,上半年,中国对欧盟出口汽车零配件增长9.7%。

  欧洲汽车市场分析机构Dataforce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国家的销量同比增长78%。

  江苏汉邦车业集团品牌总监侯大富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出口到欧洲的电动三轮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从欧洲市场订单量来看,相比于去年同期,订单金额从2024年的500万元至600万元提升到1200万元左右,基本实现了翻倍。” 侯大富提到,罗马尼亚和土耳其是公司两个最主要的出口市场。

  侯大富进一步向记者表示,公司2023年开始做电动三轮车的出口,发现欧洲市场在这一细分领域的需求很大。相比其他地区,欧洲客商在产品精细化方面的要求更高,比如车轮的尺寸、电机的动力以及在当地市场的认证情况等。

  对东盟:向泰国等4国出口已超过美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目前,美国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和欧盟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从出口数据来看,今年前10个月,中国不仅与德国、法国等多个欧盟国家出口保持9%左右的稳步增长态势,对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出口更是出现了两位数的高增长。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今年前10个月,中国对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这4个东盟国家的出口规模竟然超过了美国市场。前10个月,中国对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出口总额约为2.69万亿元,已超过2.53万亿元的对美出口总额。

  从近10年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数据来看,趋势则更加明显。首先,从出口规模看,我国对东盟国家单月出口规模从约1000亿元大幅提升至4000亿元以上。

  其次,从累计增速看,2024年以来,我国对东盟国家出口累计增速基本维持在两位数增长态势。但在2017年之前,多个月份的累计出口增速则是出现了负增长。

2eic4iblTAWEVIia7n5r720nwyvuolZXNebiaa8MCf6ekjE8rYqIYOPjjd5nrlp1iaicclmJ4ZZMRskmfWVl8xRQygxA.jpg

  霍建国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在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的投资项目非常多,合作生产的内容也比较多。中国很多中间品的出口目的地就是东盟国家,比如服装、鞋帽等半成品、原材料,所以导致外贸规模的扩大。但最终消费品的出口反而规模没那么大。

  华泰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对东南亚地区出口显著走强,体现了出口商在强化自身优势、对冲高关税影响等方面的应对更为有效。例如,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的同时,对东南亚国家出口明显上升,形成“镜像”,而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出口明显上升。

  对非洲:出口势头强劲,连续8个月两位数增长

  除了东盟这些新兴市场国家以外,非洲作为中国外贸的老朋友,今年的表现同样十分“惊艳”。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对非出口额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7.2%,规模再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9月份,中国对非出口增速达到56.6%。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近10年中非经贸数据发现,从单月出口规模来看,2022年下半年,中国对非单月出口规模首次突破了1000亿元。随后,2024年单月出口规模突破1200亿元,并且在今年9月接近1600亿元。

2eic4iblTAWEVIia7n5r720nwyvuolZXNebJUyAh06qibEhibB0La6x28U33N7E3QVrMokeLsxMXpHSOhUBacnWhBpA.jpg

  从单月出口情况来看,一方面,中国对美出口连续7个月出现两位数下滑。另一方面,中国对非出口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正增长,多个单月出口增速超过30%。

  具体而言,相较于2020年以前中国对非出口多个单月出现个位数甚至负增长情况,2024年以来多个月份呈现出两位数增长状态,提速换挡的表现十分明显。

2eic4iblTAWEVIia7n5r720nwyvuolZXNebE4LbJD4TbTvicNaCEdtptv8KhZGn09bUkSz4wqc30aW9vbQibVHx75Zg.jpg

  此外,海关总署编制的中国—非洲贸易指数显示,该指数从2000年的基期值100点快速攀升,继2023年突破1000点后2024年又达到1056.53点的新高。

  为什么非洲市场增长如此迅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中非合作框架下,中非实际上是系统性的合作,不仅仅是单纯的进出口贸易,背后有更多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非洲本国对中国的装备制造、零部件材料的需求猛增,也就是说,基建对外贸产生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当前,中非经贸出现爆发式增长,是20多年来双方政府不断深化中非经贸合作带来的结果和表现。”张建平说。

  浙商宏观研报认为,我国对非洲出口高增主要源自两大驱动因素,一方面是我国企业在贸易摩擦背景下积极开拓新市场,另一方面是我国可能对以非洲为代表的经济体进行产业布局。具体来看,一是2025年以来中国对非美国家投资加速;二是中国对非美投资集中于制造业行业;三是我国对非美出口结构以工业机械、电信等商品为主。

  出口商品结构:“新N样”不断涌现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今年前10个月进出口为何能够实现逆势增长?出口多元化布局背后,产品才是核心支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详细梳理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发现,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早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光伏产品),出现了更多“新三样”“新四样”“新N样”

  首先,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外贸重要增长极。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出口新能源汽车数量同比增长89.4%;船舶出口额同比增长22.4%。

2eic4iblTAWEVIia7n5r720nwyvuolZXNebBTwJK3pbiaQ2icILuAp6coyhicYicn72hIxz3QxibucYXZYp8apQIqw5eZQ.jpg

  数据显示,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在2023年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以来,尽管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但出口金额提升明显,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比如,2023年,尽管多个月份工业机器人出口呈现30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出口额仅维持在2000万美元附近的水平。仅不到两年,2025年5月份,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142.9%,但出口金额已经达到5558.1万美元。

  与此同时,以服装、鞋帽、塑料制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则整体走弱。前三季度,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6%;鞋靴出口金额同比下降8.1%;出口帽类产品金额同比下降0.6%。

2eic4iblTAWEVIia7n5r720nwyvuolZXNebe02cZxeao3bLZd5ve6OcQbDszQCI143fbsEsm48A8bkTb2nZMxwY0Q.jpg

  “如果谈外贸新动能,绝对不止‘新三样’,‘新八样’或者‘新十样’,都有可能。”张建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出口产品的门类太多了,太阳能、风能装备、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海外需求都十分旺盛。其背后是国家多年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鼓励各地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带动了我们国家出口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和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

  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则指出,从产品结构来看,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超六成,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明显。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43万亿元,增长8.7%,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0.7%。其中,集成电路出口额1.16万亿元,增长24.7%;汽车出口额7983.9亿元,增长14.3%。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