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2 23:19:19 股吧网页版
“最强板块”牛市不停?机构:继续看好明年表现!
来源:券商中国

  随着机构陆续发布2026年展望,有色金属这一“最强板块”在明年表现会如何?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梳理国内多家投资机构和研究机构的观点来看,有色金属市场在2026年价格中枢有望进一步抬升,几乎成为市场共识。特别是考虑AI、电力、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需求的崛起,铜等有色金属供需将进一步收紧。明年的“元素周期表”,仍将是重头戏,市场热度不减。

  明年有色金属价格中枢进一步抬升

  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1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有色铜期货品种成交量585万手,同比增长86.3%,环比增长39.8%。成交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93%,环比增长49.15%。同时,品种沉淀资金仍然超430亿元,继续保持商品期货沉淀资金第二名的位置。

  当下,资本市场对于明年有色金属的市场表现仍然信心十足。近期美国政府已将10种矿产列入其对美国经济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清单,总数扩围到60种,其中包含对电动汽车、电网和数据中心至关重要的铜。

  中金公司分析师齐丁认为,考虑AI、电力、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需求的崛起,以及供应侧资本开支不足和供应扰动增加,以铜、铝、锡为代表的基本金属有望在2026年迎来亮眼表现。

  “有色铜需求韧性(新能源+电网投资)叠加供给瓶颈,价格中枢有望继续抬升。” 中信建投分析师王介超认为,2026年我们依然看好有色再进阶,维持牛市格局,2006年“煤飞色舞”需求终端指向“地产基建”,这一轮牛市需求终端指向“新质生产力”,更愿意称之为“新质生产力牛市”。

  今年,有色金属板块一骑绝尘,领跑A股31个一级子行业,成为表现最耀眼的板块之一。截至11月12日,跟踪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指数的有色金属ETF基金(516650),今年以来涨幅已达77.19%,最新份额近11亿份。而从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披露来看,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业绩增长进一步提速,其141家上市企业中有近九成公司实现盈利,23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中信证券预测,有色铜将继续作为2026年金属行业最确定的配置方向之一,同时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和供应端趋紧的拉动,预计2026年铜价格区间为10000—12000美元/吨,且板块估值提升逻辑较强,供给侧约束将继续作为商品配置的主线思路。

  资源品行业投资热度有望延续

  中信建投王介超认为,与2006年大宗商品牛市不同,本轮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并非传统基建地产,而是新能源、新材料、AI、军工航天等新兴领域。中美博弈背景下,战略金属的稀缺性与战略价值进一步凸显,需求弹性显著高于传统工业金属。而在供给侧来看,由于资本开支不足与资源保护主义加剧供需矛盾,历史上有色金属供给弹性较高,但近年来受“双碳”政策、供给侧改革、资源民族主义等扰动影响,资本开支严重不足,供给约束长期化。

  当前,全球AI数据中心对于铜等有色产品需求旺盛。摩根大通策略师团队最新研究认为,未来五年全球AI和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是一次“非同凡响且持续的资本市场事件”。AI数据中心的建设热潮至少需要5万亿美元,甚至可能高达7万亿美元的资金,将影响所有资本市场。

  除了铜的供应短缺引人关注,铝等金属市场也在走强,估值补涨预期强烈。天风证券最新研报指出,传统周期行业电解铝已逐步转型为“上有价格弹性,下有分红支撑”的优质稀缺资产。而且电解铝板块在供给刚性托底下格局更优,铝价中枢有望稳步上移,高利润有望维持长周期。

  国内头部私募机构淡水泉表示,看好周期行业。公司关注“反内卷”政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周期性行业的增长逻辑正从无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在行业政策引导与市场出清的双重作用下,具备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