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韩国央行或推迟降息至2026年一季度
·西太平洋银行:澳大利亚消费者信心创七年新高,支出情绪改善
·标普全球:美国关税或致企业新增1.2万亿美元成本
【机构分析】
·穆迪经济学家Dave Chia指出,受高房价、家庭债务压力、通胀回升及经济韧性影响,韩国央行或推迟降息至2026年一季度;11月27日利率决议成关注焦点。
·惠誉旗下研究机构BMI报告称,印度凭借支持性政策和成本优势,将成为数据中心绿电需求最大受益国,自备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可靠低价电力,未来五年绿电增量不到10%即可满足数据中心新增需求。
·欧洲工商业联合会警告称,美欧贸易摩擦当前影响有限,但若年底前未缓和,2026年或拖累欧元区GDP增长0.5–0.6个百分点,并引发投资收缩与就业压力。
·西太平洋银行指出,澳大利亚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跃升13%,创七年新高,因通胀、生活成本和税负压力缓解,民众可支配资金增加,支出情绪显著改善。
·标普全球指出,美国关税将在2025年给企业带来1.2万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其中大部分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
·高盛CEO所罗门警告,美国38万亿美元国债若持续膨胀将引发“清算”,强调解决之道在于提升经济增长(如AI和基建投资)而非增税。他看好短期经济、认为衰退风险低,但呼吁维护美联储独立性,并警示若债务失控,“最终要由美国人自己承担后果”。
·星展银行预计印度10月CPI同比或降至0.4%,创历史最低,主因蔬菜价格下跌及有利基数效应;GST税率下调亦压低核心通胀。食品价格跌幅或已触底,未来数月通胀可能因基数效应回升。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埃斯雷克指出,近两个季度,该国投资者房贷激增超20%,其中83%用于购买现房,无助于增加住房供应,呼吁取消税收优惠以遏制投机、防止市场过热。
·英国人事与发展协会CIPD调查显示,17%英国雇主预计AI将在一年内裁员,初级和行政岗位风险最高;大型私企尤甚,26%计划减员。专家警告AI或加剧就业不平等,政府已投入1.87亿英镑推动AI技能培训。
·大华银行全球市场研究部指出,随着美国众议院议员返回华盛顿,并计划于周三下午就两党达成的政府机构预算恢复协议进行表决,市场参与者可能在亚洲时段进行头寸调整,推动新元兑美元小幅走软。该协议若通过,将延续政府资金至1月30日,“为明年年初再次出现预算僵局埋下伏笔”。
·摩根士丹利预计美联储12月将降息25基点,主因劳动力市场趋软;但强调若停摆结束后公布的就业等数据意外强劲,可能迫使联储暂缓降息。投资者面临“非对称风险”:经济“好消息”或成市场“坏消息”。
·美国银行调查显示,近24%美国家庭沦为“月光族”,低收入群体占比升至29%,主因工资增长滞后于住房、食品等基本开支上涨。千禧一代和X世代中低收入家庭压力尤甚,凸显“K型经济”分化加剧,高收入者消费强劲,低收入者持续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