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承压之下,大宝、露得清等品牌的母公司科赴(Kenvue)选择将自己“卖掉”。11月7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科赴已与个人护理用品公司金佰利(Kimberly-Clark)达成协议,金佰利将通过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科赴所有在外流通的普通股。此次交易对科赴的估值约487亿美元。
预计合并后公司全年净收入320亿美元
资料显示,成立于1872年的金佰利是个人护理用品巨头,核心业务包括个人健康护理用品、家庭生活用纸以及商用消费产品,旗下拥有好奇、舒洁、高洁丝等品牌。
科赴作为一家独立公司的时间相对较短,其前身为强生公司旗下的消费者健康业务部门,2023年5月,科赴于纽交所独立上市,正式成为一家独立的、专注于消费者健康的公司。2023年8月,强生公司宣布顺利完成分拆Johnson&Johnson和科赴的换股要约,科赴完全独立运营。目前,该公司旗下标志性品牌包括大宝、李施德林、露得清、城野医生等。

图/科赴官网截图
据披露,此次交易标志着两家企业的合并,将携手打造一个拥有互补产品组合的平台,涵盖十个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的品牌。合并后的公司将充分释放潜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交易完成后,金佰利现有股东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54%的股份,科赴现有股东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46%的股份(按完全稀释后的基础计算)。该交易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完成,仍需获得两家公司股东的批准、监管机构的批准并满足其他惯例成交条件。
对此,金佰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ike Hsu表示:“过去几年,金佰利进行了重大转型,将业务组合转向增长更快、利润率更高的领域,同时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此次交易是我们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步,期待与科赴团队合作,将两家公司整合在一起,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另一边,在科赴首席执行官Kirk Perry看来,与金佰利的交易可以将两个高度互补的产品组合整合在一起,“合并后,我们将加快创新步伐,巩固在各个品类中的市场地位。”
根据双方目前的预测,合并后的公司2025年的净收入约为320亿美元,EBITDA(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将达到70亿美元。交易完成后三年内将实现约19亿美元的成本协同效应。Mike Hsu将担任合并后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科赴董事会的三名成员将加入金佰利董事会。
独立上市未满三年,科赴前三季度净销售额下滑3.81%
脱离强生独立上市不到三年,科赴再度迎来转折,或与其持续承压的业绩表现有关。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科赴实现净销售额113.4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17.93亿美元相比下滑3.81%,其中,第三季度的净销售额同比下滑3.46%至37.64亿美元。对于第三季度的业绩下滑,科赴表示,主要受到区域市场出货时间变化、零售商库存调整以及部分品类需求季节性放缓等影响。

图/科赴三季报截图
按经营业务划分,科赴旗下主要拥有皮肤健康与美容、个人护理、基础健康三大业务板块,今年前三季度,科赴“负重前行”,三大业务板块的净销售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其中,皮肤健康与美容业务前三季度实现净销售额30.7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32.29亿美元相比减少了4.8%。
事实上,由强生拆分作为独立公司运营后,科赴的日子算不上好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财报发现,2024年,科赴实现净销售额154.55亿美元,同比微增0.1%;净利润10.3亿美元,同比下滑约38.1%。彼时,科赴方面表示,将通过增加品牌投资等方式,在2025年加速业绩增长。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净销售额同比下滑近4%至75.8亿美元,仍未走出困境。
面对业绩压力,科赴选择加速变革。去年2月,科赴表示将增加15%的广告费用,提升公司旗下品牌影响力;同年5月宣布预计全球裁员4%,部分节省的资金将用于重新投资公司品牌。今年以来,该公司核心管理团队人事变动频繁,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亚太区总裁等职位均发生了变动。
今年7月,科赴方面宣布,董事会已启动对战略替代方案的全面审查,并成立战略审查委员会,以监督相关进程。如今与金佰利合并后,公司能否实现预期增长,仍存在变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李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