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投资对接会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的一大亮点。走进对接会打造的“惠chat”贸易洽谈专区,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50张洽谈对接桌座无虚席,海外展商与中国采购商齐聚一堂,展开一场场跨越山海的商贸对话。
在密集的人群中,南非鲜果出口商论坛CEO皮特难掩兴奋地向记者感叹:“中国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大市场!”就在上个月,中国和南非签署了贸易协议,南非一次性获准向中国出口杏、桃、油桃、李子和西梅5种核果,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在单一协议中为一个国家的多种水果同时开放市场。“这是历史性的突破。”皮特语气振奋,“南非的采收季恰好对应中国的冬春市场,尤其是春节消费旺季,为我们打开了绝佳的市场窗口。”
皮特所代表的论坛拥有150多家会员单位,涵盖鲜果出口、加工及物流等各个环节,出口量在南非鲜果出口总量中占据重要份额。洽谈对接桌一侧,皮特与中国采购商相对而坐。尽管需要翻译协助,但双方手势交流频繁,笑声连连,细致地沟通着水果品类、分拣标准、物流方案等具体事宜。
由于座位爆满,不少展商与采购商干脆倚靠展架、就地洽谈。印度尼西亚展商艾瑞斯索性把样品盒摆在地上,方便几位采购商同时翻阅。“这次对接收获太大了。”他表示,我们更加理解了中国采购商的需求,对进一步开拓这个广阔市场充满信心。
热烈的交流氛围也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成果上:活动开始不久,美国戈尔公司就已经与上海两家专精特新企业达成460万美元的合作意向。
“惠chat”贸易洽谈专区是本次贸易投资对接会的重点活动之一,上千家海外展商与国内采购商在此相遇,展开多轮、“一对一”的高效洽谈。现场还设有国际结算、产品推介等综合金融服务,全力助推贸易成果落地。
进博会接近尾声时,记者再次见到皮特,他正在仔细整理收到的名片。“我们收到了大量咨询,这些都有机会转化为实际订单。”他表示,进博会提供的这张对接桌,正是促成合作的关键一步。期待下一个果季,更多南非水果能从“一张桌”走向中国的“万家桌”。
桌虽小,联山海。从50张洽谈对接桌出发,进博会为全球企业架起通向中国市场的宽广桥梁,见证着开放中国与共赢世界的精彩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