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企业专利观察(PRIP)消息,中国存储芯片企业长江存储近期在美国、欧洲等多地法院对美光(MU.O)发起新一轮专利诉讼,指控其侵犯多项3D NAND闪存核心技术。
这一系列诉讼覆盖176层至276层NAND产品及低功耗DDR5 DRAM等关键领域,成为迄今中国高科技企业针对美国公司范围最广的主动知识产权维权行动,此前仅有华为有过类似行动。
平行起诉
新发起的一轮诉讼中,长江存储提交了超3000页技术证据报告。根据美国德州东区地方法院公开的起诉书,长江存储指控美光及其分销商安富利侵犯其8项美国专利(包括US10,707,851等)。同期,长江存储还在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杜塞尔多夫分院、英国高等法院及德国地方法院提起平行诉讼,涉及三件3D NAND专利。
这些专利涵盖存储器架构、操作方法等基础技术,直接关系美光最新3D NAND产品的合规性。
此次全球诉讼是双方长期专利博弈的延续。自2023年起,美光与长江存储双方分别就各自的20余项美国专利发起无效挑战。
11月初,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已公布5项美光挑战长江存储专利诉讼的裁决结果,其中长江存储的3项专利被维持有效,2项专利部分权利要求被宣告无效。
值得注意的是,USPTO局长近期公开强调“专利关乎国家安全”,暗示可能加强审查中国企业的专利案件,未来诉讼或受非技术因素影响。
IPO临近
长江存储此次选择在美、英、德、欧四大知识产权强保护地区同步起诉,旨在通过法律手段遏制美光在高端存储市场的技术渗透。若胜诉,可能改变全球NAND闪存市场格局,并为中国科技企业应对国际专利纠纷提供范本。
据WICA(世界集成电路协会)分析,2024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仍由三星(SSNLF)、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巨头垄断;长江存储近几年在制造产能、产品种类、产品质量上持续提升,2024年底已是全球第六大存储器厂商。
此前的9月完成股份制改革后,长江存储母公司长存集团估值达1600 亿元,首次入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位列中国第9、全球第21位。这一估值基于2023年12月养元饮品旗下泉泓投资16亿元入股0.99%股权计算,叠加2025年4月、7月两轮超百亿元融资,股东结构涵盖国家大基金(持股约38.55%)、五大行系资本、民营资本及员工持股平台。
市场预计,长存集团完成股改后,已具备直接IPO(首次公开募股)条件,或将在2026年二季度前向证监会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募资规模或达300亿-400亿元,主要用于长存三期15万片/月产能建设及先进制程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