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突然的调令,让一汽失去了一位拥有20余年工作经验的“80后”老兵,成就了北京现代国内首位“本土”总经理。
突然的调令
11月10日,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现代”)正式宣布人事任命,一汽富华生态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凤刚加盟企业,代表韩方出任总经理一职。
据悉,这是北京现代自2002年成立以来,首次由中国本土人才代表韩方担任总经理。作为北汽集团下属北京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与韩国现代按50:50股权比例设立的合资企业,北京现代此前的组织架构约定,总经理由韩方派驻,常务副总经理由北汽委派。
此次李凤刚的任职突破了传统架构惯例,或将成为北京现代转型的关键。
1981年出生的李凤刚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设计专业。2003年,他加入一汽大众,历任技术开发部产品工程师、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战略与运营管理总监、东北区总经理、东区总经理,以及一汽奥迪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网络与培训)等职务。

一汽大众新车展售(吴迪摄)
2023年,李凤刚升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全面统筹一汽奥迪在华国产及进口车的销售、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及品牌营销工作。2年后,一汽富华原总经理、党委书记郭永锋调任一汽奥迪执行副总经理,与李凤刚完成对调。
此次对调成为李凤刚出走一汽的导火索,据中国一汽相关人士表示,李凤刚对一汽此次调整有情绪,“对李凤刚的调整是比较突然的。他不愿回长春,更不愿意搬家。”
按以往经验看,过往一汽执行副总任期基本都在四年,不到两年调整实属罕见。这封调令的突然颁布或与过去两年奥迪销量表现有关。
2023年,一汽奥迪虽迎来销量反弹,同比增长9.9%至69.82万辆,但去年销量暴跌12.5%,创下多年新低,且燃油车销量依然占据九成份额;今年上半年,一汽奥迪累计销量仅为28.76万辆,同比下滑10.2%。
谷底的北京现代
任职两年并未让一汽奥迪摆脱困境,此次加入北京现代,李凤刚的挑战或许更为艰难。
去年,现代汽车在中国只卖了15.7万辆,起亚汽车卖了16.6万辆,合计售出逾32万辆,市场份额跌到1%左右。回顾更早的中国市场,韩系车也曾有高光,这与北京现代的销量表现有关。2008年,韩系车在中国销量突破100万辆;2013年—2016年北京现代销量连续破百万辆;2016年,韩系车达到巅峰,北京现代卖了114万辆,东风悦达起亚65万辆,总销量近180万辆,占中国市场份额8.8%。
但从2017年开始,北京现代的销量进入了持续下滑通道。2017年—2024年,北京现代销量分别为78.5万辆、79.02万辆、66.26万辆、44.61万辆、38.5万辆、25万辆、25.7万辆和15.42万辆;今年上半年,北京现代实现了累计销量10万辆;10月单月,北京现代销售2万余辆。
好在低迷的销量表现并未让现代萌生退出中国市场的想法,甚至定下了2030年要实现年销量50万辆的目标。

现代汽车(左宇摄)
10月29日,北京现代在烟台正式发布“智启2030计划”,同步推出首款纯电平台SUVEO羿欧,宣告全面进军新能源市场。根据战略规划,未来5年北京现代将冲击50万辆销量目标。
产品层面,北京现代计划未来5年发布近二十款新产品,包括7款燃油车和13款新能源产品。作为战略首款落地产品,紧凑型纯电SUVEO羿欧定价11.98万至14.98万元。
在此背景下,北京现代在“智启2030计划”中明确提出,力争在2028至2030年间实现“领跑新能源市场”的目标。
另外,北京现代还将构建20万+的出口体系,计划在2028年至2030年,逐步达到年出口20万辆,形成国内、海外市场双轮驱动和“中国造,全球销”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