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窦世平)近日,由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事与投资仲裁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法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25年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

2025年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论坛
来自司法部、法院、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实务界的法律人士围绕推进新修订仲裁法的贯彻实施,健全涉外法治体系与能力,深入研讨新时代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优选地的中国方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冯辉在致辞中表示,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贸大法学院始终以国家对外开放和涉外法治建设需求为导向,着力建设具有鲜明国际经贸法特色的高水平学科体系,长期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领域深耕细作,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实务服务体系。
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法研究所所长沈四宝表示,要在学习贯彻新仲裁法过程中实现对原仲裁法和新修订仲裁法的“两个拥抱”,既充分肯定三十年来仲裁制度在化解纠纷、维护稳定中的巨大作用,又立足新时代要求用好涉外仲裁、特别仲裁等制度创新。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庭长马军结合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年均快速增长的涉外案件数据和具体审判实践案例,介绍了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在支持国际仲裁中心建设方面的探索,包括设立巡回审判庭、精细化管理影响审限的要素、完善域外法查明机制、细化仲裁司法审查规则等,以高质量涉外审判为国际商事交易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上海国际商事法庭法官李剑从司法实践者视角,阐释了上海国际商事法庭在对接国际规则、推动制度创新方面的思考与举措。他介绍了上海在国际贸易、跨境投资和离岸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开放格局及其带来的商事争议解决需求,并就程序机制创新、多元化解衔接、审理规则完善等进行分享。他表示,将在法官队伍构成、程序语言、规则灵活性等方面继续积极探索,使上海国际商事法庭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