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拿到了这份绿电消费核算单,生产用的绿电终于‘有据有证’了!”收到供电公司的绿电消费核算单,浙江洁美电子信息材料有限公司动力设备部总监陈英坦言,过去企业自建光伏,要证明用了多少绿电,得找第三方机构审核,出一份报告花费不菲,周期还长,如今手里精准权威的绿电“收据”让公司底气十足。
这一转变得益于国网浙江电力的一项创新举措。当前,绿证核发需以电网企业或电力交易机构推送的数据为基础。企业自发自用绿电虽然减少了电网购电碳排放,理论上这部分电量环境权益应归属企业,但现实中因计量复杂等问题,导致绿证核发流程复杂,企业需联系第三方机构提交电量证明,完成审核并不容易。
今年8月,国网浙江电力在湖州试点开展市域绿电消费核算,为企业算清“绿电账”。浙江省能源局、发展改革委联合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建立省市司协同机制,省能源局提供绿电、绿证等相关政策解读指导,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国网湖州供电公司负责平台建设和数据汇集、核算工作,并明确以湖州全体工商业用户为市域核算边界,纳入企业强制消费指标和企业自愿消费需求两种消费行为,按交易时间对绿电、绿证及自发自用电量进行汇总核算。
截至目前,湖州29万工商业用户凭借一张“绿色电力消费核算单”,便能实现追溯和查询绿电消费全流程。工商业用户可以按月度、季度或年度,申请核算清单。清单上会清晰列出:买了多少绿电(绿电交易)、买了多少绿证(绿证交易)、自家光伏发了多少电(自发自用)、总用电量和绿色电力消费占比一目了然。长期困扰企业的绿电追溯难题取得进展。
随着核算体系逐步完善,绿电消费数据在金融、供应链管理等场景中持续释放价值。国网浙江电力联合多家金融机构,推动将核算结果纳入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对绿电消费比例较高的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绿色信贷等支持。供应链管理方面,国网浙江电力试点推出“链主核算账户”,可归集全供应链绿电消费数据,实现线上集中可查,大幅降低核查成本。
下一步,浙江将开展全省域绿电消费核算,归集全省绿电、绿证、自发自用等数据,推动实现“全省一本账,一户一清单”。同时,构建绿色能源消费“三绿体系”,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扩大绿电交易规模,助力“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