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市高质量发展取得哪些成效?11月11日,市统计局公布《“十四五”重庆高质量发展报告》(下称《报告》),一起来看。
《报告》称,经济总量稳步扩增、发展质效实现新提升,是“十四五”我市经济发展一大亮点。截至2024年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93.15亿元,比2020年增长24.7%,成为中西部首个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十四五”我市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预计为18.9万元/人,高于全国年均增长5.9%,快于同期经济增速0.2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产业升级构筑新优势,是“十四五”我市经济发展另一亮点。截至2024年底,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2020年的526.8亿元,增至797.3亿元,年均增速10.9%,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其中,一批先进制造业集聚壮大,2024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39.9%,较2020年提高5.8个百分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95.3万辆,是2020年的22.2倍。
在“十四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实施进程中,我市积极参与,稳步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新局面。截至2024年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193亿元,较2020年增长25.3%。
《报告》称,“十四五”我市在绿色发展、开放高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亮眼“成绩单”。截至目前,“疆电入渝”工程建成投用,每5度市外来电中有4度是绿电;创建一大批国家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稳定在325天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020年的52.5%提升至2024年的55.1%。
我市还持续推动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内外联动,激发新质生产力,包括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不断完善,“民呼我为”等300多项应用上线实战,“三攻坚一盘活”取得积极成效,等等。预计“十四五”全市外贸额累计将突破3万亿元。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突破,是《报告》列举的我市“十四五”发展另一成效。截至2024年底,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3.08万元,增至3.97万元;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达2.38万个,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79.72岁,较2020年提高1.45岁;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2%,占比提高近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