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下称“杭州联合银行”)目前正处于第二次IPO辅导的关键阶段,但据其最新一期(第十一期)上市辅导报告显示,其上市进程仍面临多重实质性障碍,主要集中在监管审批、合规风险与公司治理三大维度。而该行及旗下机构近期也接连收到监管处罚,其合规与内控风险持续暴露。
两项关键审批尚未完成,股权问题备受关注
最新一期上市辅导报告显示,杭州联合银行仍存在两项关键审批未获批复,直接制约其IPO推进:其一是尚未取得浙江省国资监管机构关于国有股权设置方案的批复文件,而该批复是国有股东持股结构合法化、合规化的前置条件,目前杭州联合银行尚未完成;其二是尚未取得行业监管部门出具的上市批复及监管意见书,而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其IPO需获得金融监管机构的专项许可,目前该环节仍处于等待状态。
上述两项审批是IPO申报前的法定硬性门槛,其延迟或表明该行在股权结构合规性与监管沟通层面仍需进一步协调。
而该行股权结构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2025年8月,浙江金融监管局核准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受让该行股份,受让后两者持股比例分别达6.06%和3.94%。由于两家企业均由浙江省国资委实际控制,此次增持或意味着地方国资对该行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尽管如此,该行依然面临着的股权困境。其第三大股东福信集团、第四大股东杭州东恒石油等民营企业存在高比例股权质押与司法冻结风险。据媒体报道,福信集团质押比例高达98.27%,相关股东股权多次登上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此外,杭州联合银行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不足50%,其余股东超3500户,自然人股东占比曾高达35.94%,股权高度分散。
接连收到监管“罚单”,合规与内控风险集中暴露
2025年以来,杭州联合银行及旗下机构接连收到监管处罚,其合规与内控风险持续暴露。
2025年10月13日,杭州联合银行因“结构性存款业务不审慎”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处以100万元罚款。这是杭州联合银行时隔两年再次被监管处罚,也是该行成立以来收到的最大金额罚单之一。
就在10月9日,杭州联合银行持股51%的浙江诸暨联合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也因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被挪用、向公职人员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被罚款55万元。同时,相关责任人袁梦钏被警告;此前7月,该浙江诸暨联合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也曾因贷款挪用、向公职人员违规发放经营性贷款等5项违法违规行为被人民银行浙江分行警告并罚款219万元。
关键期“换帅” ,营收增速连续四年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杭州联合银行是由杭州市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及辖属23家信用社整体改制为农合行,2011年由农合行改制为农商行。目前注册资本21.80亿元,拥有138家营业网点,员工3100余人,是杭州主城区营业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
自启动上市以来,杭州联合银行已走了漫长的八年:2017年5月,该行首次与中信建投证券牵手启动辅导,2020年11月辅导总结报告明确指出其"具备发行上市的基本条件",但此后IPO进程莫名停滞。时隔两年多,该行于2023年2月重启辅导备案,截至2025年三季度已推进至第十一期辅导阶段,然而就最新辅导报告来看,该行IPO的核心障碍仍未清除。
在上市的关键时期,杭州联合银行“换帅”——2025年4月,杭州联合银行官网公告称,经本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并报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任职资格备案,自2025年4月7日起林时益同志担任本行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闻渊不再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据其官微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杭州联合银行总资产达5911.9亿元,较年初增加310亿元。该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77亿元,同比增长3.83%;但营业总收入61.46亿元同比微降0.1%,延续了营收增速连续四年下滑的态势。
Wind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杭州联合银行净息差为1.67%,较2024年同期的1.81%下降0.14个百分点,连续三个季度呈下行趋势;而该行2024年末净息差已降至1.71%,低于同期全国农商行平均水平,2025年进一步走低。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2.1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93%;同时,该行的拨备覆盖率从2024年末的462.91%降至2025年6月末的426.15%,虽仍处行业高位,但连续下降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