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8.2%的高速增长、乡村振兴跻身全国60强、正在打造国际化宠物经济生态圈……11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平谷专场获悉,过去五年,平谷区以“高大尚”发展路径驱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稳居北京市首位,并在国家乡村振兴监测中跻身全国60强。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上,平谷区正式宣布,将围绕农业科技突破、新质生产力培育、生态价值实现等六大维度全面发力,以加速建设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为核心载体,致力成为展示农业强国建设成果的首都窗口。
五年GDP年均增8.2%
“过去五年,平谷形成了以农业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闲新时尚为核心的‘高大尚’发展路径,这是凝聚全区共识、引领平谷发展的核心理念。”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狄涛在发布会上表示,五年来全区上下齐心协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又好又快又稳”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总量跃居生态涵养区首位,年均增速居全市第1;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保持全市前列,今年首次实现半年破百亿。在国家乡村振兴统计监测中,平谷今年排名全国第58位,较去年上升20位。
产业与科技层面,平谷在种业领域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自主研发的DNA芯片“凤芯壹号”打破世界垄断,国产种鸡、种蛋首次实现出口“零的突破”。物流领域,建成全市最大物流仓储集群,年底前将完成310万平方米高标库建设,规模达全市现有高标库面积一半以上,“大农业—大食品—大物流”格局加速成型。人才集聚上,通过“平谷人才十条”等政策,吸引13位院士、411位博士扎根,建成117个“博士农场”和32个科技小院,成为农业领域青年人才高地。
狄涛强调:“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交汇点,我们始终牢记市委赋予的‘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把平谷打造成展示农业强国建设的首都窗口。”
发布四大类20项惠企政策
“从优化营商环境、搭实政策体系与高效转化红利三个维度,我们为企业发展筑牢根基。”平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赵文侃在发布会上介绍,平谷以“亲商、懂商、助商、成商”为理念,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在营商环境优化上,创新推出“提级说不”“主动帮联”等机制:窗口实行“无否决权”,疑难事项闭环督办;通过“五必问、五应帮”精准对接企业原材料、销路等需求,同时推出十大增值行动,推动服务从“普惠便捷”向“提质增效”升级。金融支持方面,与多家银行合作争取300亿元专项授信,构建“研发—升级—应用”全链条金融体系,每月开展“双服务日”,区政府主要领导面对面为企业解难题。
政策体系上,形成涵盖产业培育、科技创新等四大类20项惠企政策:如对新建3000万元以上乡村休闲综合体,按固定资产投资5%奖励(最高300万元);对基因编辑宠物繁育基地,按研发费用10%补贴(最高100万元);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80万元奖励。在政策兑现上,打造“快宣贯、快送达、快兑现”模式,通过“局长讲政策”“政策管家”“免申即享”等举措,让红利从“纸面”直达企业“账面”。赵文侃表示:“我们要以最优政策、最暖服务,让每一家扎根平谷的企业枝繁叶茂。”
宠物经济成新增长极
目前平谷已挂牌全市首家宠物经济产业园,未来还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出更多宠物友好活动,让宠物经济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平谷区副区长马冬梅在回应热点问题时透露,近期将推出两大重磅活动,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今年12月将举办国际宠物博览会,将为600余家宠物活体展商、200—300家企业展商提供国际化平台,通过颁奖盛典、创投大赛、宠物时装走秀等活动,推动“宠物经济+休闲旅游”融合,助力行业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型。明年还计划举办2026全球爬宠盛典,这是国内首个聚焦爬宠产业的国际化盛会,将集聚五大IP,围绕“合规繁育、生态保护、业态创新”展开,打造兼具专业性与互动性的年度盛会。
“宠物经济是平谷‘高大尚’发展路径的重要抓手,我们正打造国际化宠物经济生态圈。”
马冬梅表示。
立足新起点,平谷明确“十五五”期间将围绕六大维度发力,加速建设农业强国首都窗口。其中,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是核心载体——一期11个项目计划2028年全面投用,二期2027年进入全面建设期,未来将集聚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创新基地,打造洳河畔农科城。
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上,将建设农业新质生产力孵化中心,明年组建功能性农业协会、启动未来食品研究院,打造北京首个主动健康医院;乡村振兴领域,明年初康安利丰等中央厨房项目将投产,满足百万市民餐食需求,年底举办农业社会化服务大会;国际合作方面,明年3月农业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开工,计划发布《农食体系动物福利共识》等国际标准,中欧农食产业园等项目将陆续落户。
狄涛强调:“过去五年证明,农业是蕴含无限可能的未来产业。平谷将以农业中关村为牵引,推动农耕文明与科技创新交相辉映,为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贡献平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