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费天元)11月11日,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在深圳举行,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分析师裘翔演讲时表示,在多重机制影响下,A股市场整体波动率将步入长期下降趋势。展望明年,重点关注制造业提质升级、中企出海与全球化、AI商业化的行业配置机会。
“A股不仅是中国的A股,也是全球的A股。” 裘翔说。在其看来,A股上市公司正陆续从本国敞口的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也正从新兴市场逐步转型为成熟市场。“十五五”期间,中企在全球价值链分配中的位置有望进一步抬升,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这是A股行情迈向“低波动慢牛”的基础。
从市场流动性看,裘翔认为,在多重机制影响下,A股市场整体波动率将步入长期下降趋势。
一方面,居民存款会间接地以追求稳健回报的绝对收益产品形态入市,意味着市场主要增量资金对回撤控制的奖励会更加慷慨,对收益弹性的奖励会更加吝啬,推动机构产品策略模式从单一追求收益弹性变为多策略运行提高持有人体验。固收+、量化、多策略私募基金平台等产品的增长天花板不断被抬高,这些策略相较传统的比拼相对收益的策略,更容易提高市场内生稳定性,降低市场整体波动;另一方面,在自媒体和短视频时代,个人投资者面对的舆论环境更加多元,抑制了群体性亢奋的高度,群体效应带来的单边市场影响在弱化。这些资金生态演变都指向A股整体波动率长期下降的趋势。
从行业配置看,裘翔认为2026年有三大线索值得重视:一是资源与传统制造产业提质升级,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带动利润率持续抬升,包括有色、化工和新能源行业;二是中企出海与全球化,大幅打开利润增长想象空间和市值天花板,包括机械、创新药、电力设备、军工行业;三是未来科技板块的新一轮系统性行情,高度依赖新的应用变化打开商业化想象空间,具体到AI产业,需要新的应用拓宽AI商业化场景,从而延续科技板块趋势,并放大中国企业相对竞争优势,重点关注半导体、算力、端侧硬件、AI应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