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AI)泡沫论再起、科技股一度重挫之际,有“华尔街神算子”之称的华尔街超级网红汤姆·李(Thomas Jong Lee,常被称为“Tom Lee”)发声力挺科技股和AI前景,而后本周一美股暴力反弹。
11月9日,全美华人金融协会(TCFA)在纽约举办了2025年TCFA年会。期间,第一财经也现场直击了Fundstra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BitMine董事长汤姆·李的主旨演讲。他强调,美国科技股(尤其是AI概念股)将在年底前引领市场走势。原因在于科技板块的发展确定性较高,叠加此前多次市场回调(4月、8月、10月)时,“退出 AI 股转向防御性股票” 的建议均被证明无效,进一步印证了科技股的领涨逻辑。此外,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后,资金将重新流入市场,这一流动性改善因素也将对科技股形成利好支撑。
他也预计,未来10年AI相关支出或将达4万亿美元,且随着应用深化,其对经济的实际回报将逐步显现。
汤姆·李来自一个韩裔移民家庭,他的华尔街职业生涯始于1990年代,1999年加入摩根大通,2007年起担任该行首席股票策略师,至2014年离职。 在任期间,他因多次发表乐观的市场观点而受到媒体关注,也曾因坚持批判性研究而卷入行业风波。不仅他对于美股的精准判断引发关注,近年来他关注加密货币市场,他三次对以太坊价格走势做出的预判,均被市场证实。
科技股年底前持续领涨
过去一周,美国科技股遭遇空头狙击,加之政府关门造成的流动性紧缩,拖累美股大幅回调,当周,标普500指数下跌1.6%,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为4月以来最差单周表现。
也就在当周周日(11月9日),汤姆·李在论坛上表示,科技股(尤其是AI概念股)将在年底前引领市场走势,并认为政府关门结束后,市场会受到提振,年底反弹可期。
也几乎在同日,史上最长纪录的美国政府关门接近尾声,美股暴力反弹。参议院两党之间在上周日晚间就临时拨款法案达成初步协议,原则同意延长政府拨款至1月30日。
近两年来,美股集中度的担忧时有被提及。但汤姆·李反驳称,标普50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占比达35%-40%,看似集中度较高,但全球其他市场(如韩国股市以三星为主、英国股市以银行为主)的集中度更高。此外,标普500前十大公司盈利增速超40%,远超指数整体10%的增速,高集中度背后具备盈利支撑,估值逻辑成立。
他也认为,当前市场并非泡沫阶段。历史经验表明,真正的泡沫出现在 “所有人都不认为是泡沫” 时,而当前市场对泡沫的讨论较多,反而说明仍处于理性阶段。对比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泡沫,当前市场的估值倍数、增长逻辑(如AI的实际应用价值)均更具合理性。
AI 驱动行业估值重塑
近期,AI股遭遇回调,AI泡沫论再起。伴随着大空头做空英伟达、Palantir等明星AI股,以及大型云服务商的资本开支不断创下新高,“开支太高,但收益太少”(too much spend, too little benefit)的质疑,几乎从去年年中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
但汤姆·李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全球AI相关支出今年已超4000亿美元,未来十年预计达4万亿美元。 AI支出的必要性源于2018年起全球劳动年龄人口短缺问题凸显,预计到2035年全球劳动力缺口将达8000万,自动化和AI成为替代劳动力的关键。目前AI已在企业中展现实际价值,例如可替代研究分析师或博士的部分工作,随着应用深化,其对经济的实际回报将逐步显现,这与20世纪90年代光纤技术缺乏明确应用场景的情况完全不同。
他也提及了金融板块的机会,即AI有望驱动行业的估值重塑。他称,金融机构应向科技公司转型,而AI是关键驱动力。银行业存在大量效率痛点,仅欺诈行为就占银行系统交易活动的6%,AI能有效帮助银行检测欺诈、简化验证流程,减少对人力的依赖,进而实现利润率提升。目前金融股在标普500中估值倍数最低(约10-11倍),未来有望向万事达、维萨(Visa)等支付巨头(30-40倍估值)靠拢,估值存在较大修复空间。
尽管美股尤其是AI概念股时不时因看空言论而下挫,但汤姆·李认为“下跌即为买入机会”。
“过去五年美股已经历三次熊市,频率远超历史平均水平(通常每五年一次),这一现象主要源于零日期权普及和零佣金交易,使得投资者卖出操作更便捷,加剧市场波动。但只要经济基本面未破裂,熊市带来的20%左右回调将是买入机会。例如2025年2-4月美股大幅下跌后,很快以同等速度反弹,印证了 ‘非经济危机驱动的熊市即机会’的逻辑。”
以太坊区块链优势明显
近年来,汤姆·李也开始涉足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领域。
他提及,比特币是过去九年表现最佳的资产,价格涨幅达百倍,其上涨逻辑主要源于网络效应(钱包用户数量及活跃度)和 “数字黄金” 的替代属性。
不过,他认为比特币并非避险资产,黄金才是 “末日对冲资产”,具备长期保值属性,今年表现优于标普500,而比特币更类似于“未来金融体系的核心资产”,和黄金并非竞争关系。
以太坊近年来也被各界关注。汤姆·李称,全球75%的现实资产代币化均基于以太坊区块链,其智能合约功能具备独特优势,且银行等机构在以太坊生态的开发投入最多,稳定性和实用性突出。比特大陆已转型为全球最大的以太坊储备公司,持有价值116亿美元的以太坊,未来通过质押还将产生可观收益,吸引了摩根大通、富达等机构投资者布局。
其他区块链,例如索拉纳(Solana)作为第三大加密货币区块链,仍有发展空间,但以太坊凭借生态规模和机构认可度,长期优势更为明显。
就资产代币化前景而言,他认为未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将通过以太坊区块链实现代币化拆分,例如投资者可单独购买英伟达的某条产品线收益、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业务估值等,这将提升资产流动性和定价效率,是以太坊生态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