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国27座万亿城市最新经济成绩单悉数出炉,合肥以亮眼表现再度引发关注。数据显示,合肥前三季度GDP达10252.4亿元,同比增长5.9%,在“万亿城市俱乐部”中排名升至第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5.2%,在万亿城市中遥遥领先。
过去十年,合肥这座“黑马”城市的GDP排名从全国第25位跃升至第19位,2024年更成为长三角第四座GDP超万亿、人口破千万的“双万”城市,如今正以强劲势头向更高能级城市迈进。
工业筑基+产业升级
合肥的突围离不开工业的硬核支撑与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2024年,合肥GDP达13507.69亿元,同比增长6.1%,身处1.3万亿到1.4万亿量级城市的密集竞争中。而今年前三季度,合肥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工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尤为显著。2024年,合肥工业对GDP贡献率达46.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居万亿城市首位;2025年前三季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6.6%、汽车制造业增长10.4%,两大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八成。锂离子电池、半导体分立器件、充电桩等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均超25%,展现出强劲的产业活力。
“芯屏汽合”的产业布局成为合肥的鲜明标签。从京东方开启新型显示产业转型,到长鑫、蔚来、比亚迪等项目落地构筑“中国IC之都”“新能源汽车之都”,合肥已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链。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5.8%,较2015年提升24.8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35%,仍是最大支柱;新能源汽车占比27.8%,较2020年大幅提升18.3%,与新能源产业共同成为增长新引擎。
前瞻布局未来赛道
如今的合肥,已从过去的产业转移承接者,成长为新兴赛道的领跑者。
资料显示,合肥集聚190多家行业龙头,形成“从沙子到整机”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产值达1235.35亿元,同比增长21.5%。
新能源汽车领域同样成绩斐然。近五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超20倍,今年前三季度,合肥汽车产量133.2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3.96万辆,带动安徽汽车产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目前,合肥已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3个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城市第四位。
面向未来,合肥在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已形成先发优势。目前合肥集聚近百家量子相关企业,约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量子信息领域专利超2000件,初步构建起完整产业生态。
不过,在业界看来,与上海、杭州、南京等长三角核心城市相比,合肥在经济体量和产业辐射引领能力上仍有提升空间。当前长三角7座万亿城市中,合肥前三季度GDP尚未超过1.2万亿元,仍需在产业梯度构筑、城市能级提升上久久为功。这座“黑马”城市能否持续抓住风口、“一黑到底”,既考验着城市的战略眼光,也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