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1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大消费板块助力沪指重新站上4000点
近期,上证指数围绕4000点展开反复震荡,11月10日大消费板块爆发助力上证指数重返4000点上方。分析人士认为,核心CPI上涨预示着消费内生动力恢复,将推动消费与经济强劲复苏,进一步夯实A股缓慢上行基础。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市场正孕育着新一轮长期上行行情,短期或以震荡蓄势为主。
·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上市券商密集召开业绩说明会
上市券商前三季度“成绩单”揭晓后,投资者对其经营表现及后续布局规划的关注热情不减。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已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上市券商已达到10家。10日当天,就有东兴证券、东方证券2家上市券商双双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A股今年前三季度行情向好、交投活跃带动券商整体业绩增长。作为增收的重要“功臣”,券商经纪业务及自营业务功不可没,相关业务表现及未来布局规划成为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适逢AI在证券行业应用进一步深化,券商在金融科技领域尤其是AI方向的投入及取得的成果,也被投资者频繁问及。
·年度业绩预告披露启动绩优公司频获机构调研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晚,A股共有9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5年全年业绩预告,涉及多家行业龙头公司。从业绩预告情况看,续亏2家,略增2家,略减1家,不确定4家。随着全年业绩预告发布,上市公司频获机构调研。机构普遍对上市公司新产品的上市进展、研发投入、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等内容较为关注。
上海证券报
·国办出台13项政策举措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13项针对性政策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祁玉清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若干措施》提出的13项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从扩大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促进数实融合、优化投资融资支持等多个维度,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其颁布实施正逢其时。
·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增强新型电力系统适配能力成关键
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聚焦新能源大规模开发与高质量消纳的核心命题,提出分阶段目标及七大重点任务,旨在构建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支撑碳达峰及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能源领域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分类引导各类新能源有序发展、增强新型电力系统适配能力将成为关键。发电、电网、输配电设备制造等领域的大型央企已推进相应布局。
·外资谈年末资产配置:坚守科技主线逢低加仓黄金
临近年末,全球市场波动加剧,机构投资者如何应对?多家外资机构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键在于优化持仓结构。具体而言:在A股市场中,部分外资坚守以AI为代表的科技成长主线,并利用板块轮动,关注电力设备等扩散领域的机会;基本面率先见底回升、汇聚稀缺标的的港股市场有望持续走强;黄金价格的阶段性回落,正为中长期布局提供了良好的入场时机。
证券时报
·消费赛道复苏预期升温多只消费股估值具备优势
11月10日,大消费赛道集体走强,美容护理、食品饮料、商贸零售、酒店餐饮和旅游等多个细分行业的股票大幅反弹。 消息面上,财政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将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
·星巴克中国变阵应对本土竞争咖啡市场进入“平价”时代
在中国市场首次大规模降价数月之后,星巴克再传股权架构调整。系列变阵动作的背后,是幸运咖、库迪咖啡等本土平价现磨咖啡品牌加速在一线城市布局,向高端品牌发起替代冲锋。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咖啡消费正在从“社交属性”逐渐转向“日常属性”,相比高端市场,高质平价咖啡因贴合当下需求,已成为主流消费趋势。不过,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现磨咖饮赛道也面临成本高企、产品同质化等挑战,供应链能力与稳定性有望成为平价品牌竞争力的核心。
·从流量争夺到全域融合电商巨头争相转战线下开店
京东MALL单月连开4家店,天猫优品全国布局超1.4万家数字化门店,两家电商平台巨头的线下攻势正在努力重塑中国家电零售市场的格局。在“以旧换新”政策加码、消费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曾经深耕线上的电商巨头纷纷向线下延伸,通过“线上+线下”的全域融合,开启零售行业的新一轮变革。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线上称王的电商平台巨头,占领传统家电连锁企业退出后的市场之后,又如何避免重走它们的老路?
证券日报
·海外主权基金持续深化对华合作加仓中国资产正当时
近日,在“深圳创投日”三周年活动上,深圳正式发布《深圳市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来深投资工作方案(2025—2027)》,推出“10条政策、24项措施”,并构建了招商引资、要素保障、监管服务三大协同机制,以深化存量合作、抢抓增量机遇,吸引海外主权基金重点投向“20+8”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及基础设施领域。这是年内我国积极吸引主权基金加码中国市场、深耕优质赛道的生动写照。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海外主权基金持续加仓源于对中国经济韧性和创新能力的认可,而日趋完善的政策体系则为投资提供了重要保障。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中国将进一步成为全球长期资本的重要目的地,投资领域将更加广泛,合作深度将不断拓展,跨境资本合作也将为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存储产业链上下游迎“超级周期”
近日,海外头部存储厂商闪迪(SanDisk)宣布调涨闪存合约价格,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据了解,此次闪迪调涨幅度高达50%。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记者表示:“海内外头部存储厂商年内已经多次调高产品价格。AI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推动存储市场需求高涨的根本动力。人工智能服务器和终端产品等对存储器数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存储产业链上下游迎来‘超级周期’。”记者了解到,当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积极研发创新、加大生产能力建设,抢抓市场机遇。
·我国6G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上市公司抢占技术制高点
日前,《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份,中国6G专利申请量在全球约占40.3%,位居全球第一。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我国正加速推进6G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布局,多家上市公司近日也频频表态已经切入关键技术领域,抢占下一代通信技术制高点。“专利优势是中国在通信技术领域持续投入的必然结果,将为中国在6G标准制定和未来产业化中赢得重要话语权。专利结出硕果的背后,是我国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机构在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的前瞻布局,推进产业化全面提速。”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副会长韩举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