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中国资产管理论坛2025(香港)”,多家资管巨头高管热议全球资管新趋势,并表示对中国兴趣提升
10月27日,在“中国资产管理论坛2025(香港)”下午的圆桌讨论环节,全球顶尖资产管理机构人士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他们表示,随着各类互联互通机制的持续演进,香港作为领先国际金融中心以及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市场重要桥梁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中国资产管理论坛2025(香港)”由另类投资管理协会(AIMA)主办、中国基金报和安永联合主办。本次论坛采取“内地+香港”联合路演模式,向全球展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开放新机遇与香港独特优势,推动两地资管行业协同发展,携手提升中国资管行业的全球影响力,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014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与AIMA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2017年,双方就资本市场和资产管理行业开展教育和研究类项目合作等被列入第九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近年来,中国资产管理论坛先后在纽约、法兰克福、伦敦、阿布扎比、迪拜等地举行,向全球投资者推介中国机遇、介绍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最新实践。
罗素投资谭颖:
全球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兴趣持续提升,大中华区受益
罗素投资中国区总经理谭颖表示,市场对全球新兴市场策略的兴趣持续提升,且不少新兴市场策略以中国为核心。

谭颖表示,背后原因有三点。
一是盈利与估值优势。过去一年全球新兴市场盈利表现优于发达市场,同时估值依然偏低,颇具投资性价比。
二是结构性增长机遇。以大中华区为代表的经济体正处于产业转型期,AI、半导体、清洁能源、绿色技术等前沿领域成为增长新引擎,持续吸引全球资本的关注。
三是多元配置价值。当前全球新兴市场与全球股市的相关性处于近20年来的低点,其风险分散的作用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球多元资产配置中的战略价值。
关于全球对冲基金,谭颖认为,当前市场已进入α(超额收益)市场,这为对冲基金策略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
谭颖解释道,全球市场波动,给对冲基金,例如宏观交易策略,带来了丰富的投资机遇。市场压力与利率环境也为企业并购、拆分、重组等交易注入活力,相关策略,如事件驱动策略,可能迎来窗口期。值得关注的是,更多对冲基金管理人主动接纳并应用AI,率先用前沿AI技术辅助投资决策,增强核心竞争力。“虽然不确定未来是否会重现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那样的对冲基金‘黄金时代’,但是从宏观视角看,当前这个领域存在大量结构性机会”,她补充道。
富达基金孙晨:
香港的角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晨发言时表示,香港长期在连接全球资本与中国充满活力的资产市场方面,扮演着独特而战略性的角色。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香港的角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孙晨说:“富达自1980年代起就参与了香港的发展历程。明年将是我们在此地运营的45周年,这体现了我们对香港及大中华区的深厚承诺。”
孙晨认为,香港的资本市场依然充满活力并具有全球吸引力。其国际化的制度环境、为人熟知的法律框架和成熟的金融基础设施,使其成为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资产最高效的平台之一。
孙晨指出,香港为全球资本参与中国增长故事提供了一个主要渠道。若干趋势正在强化这一势头: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回归香港寻求二次上市;监管和地缘政治变化促使新经济公司选择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A+H股双重上市的兴起,且部分H股估值现已接近甚至超过其A股对应股票——这明确显示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优质公司的强劲需求。
孙晨说:“富达身处中国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发展的最前沿。这让我想起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互联互通机制的精髓,它们修建了连接这两大市场的金融高速公路。”
孙晨认为,这并非单一的道路。多年来,已在内地与香港之间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立交桥”系统,不仅有股票通,还有债券通、互换通、理财通、基金互认安排。这些“道路”正变得一年比一年更便捷、更快速。
孙晨透露,今年早些时候,富达已通过基金互认机制,提交了“富达全球投资基金 - 香港债券基金”的注册申请,正在等待批准。这标志着富达开始利用全球研究能力,满足内地投资者日益增长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鲍慧颖:
致力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全球投资产品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以下简称百达)亚洲投资营销董事总经理鲍慧颖发言时表示,目前大多数互认基金聚焦亚洲市场,但我们观察到中国投资者对包含美国、欧洲及全球市场敞口的、更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兴趣日益增长。她说:“我们多年前在北向互认基金中率先布局的全球多资产策略如今获得了不少投资者关注。随着中国投资者日趋成熟并寻求更广泛的分散投资,提供更多结合我们全球投资经验的优质收益型产品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鲍慧颖说:“百达是一家拥有220年历史的独立资产与财富管理公司,在香港发展已近40年。多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各类跨境投资计划,为内地投资者提供我们在香港注册的基金及海外投资策略。”
百达是基金互认计划(MRF)的早期参与者。据鲍慧颖介绍,在该计划于2015年启动后不久,百达便于2016年推出了首只在香港注册的基金——一项动态全球多资产策略。在低利率环境下,该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在短短一年内已增长逾一倍,反映出中国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对具有收益元素的全球多资产产品的强劲需求。
鲍慧颖认为,去年基金互认计划销售上限的放宽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基金产业,鼓励资产管理公司开发或扩展其在香港注册的基金产品范围。
鲍慧颖同时指出,自去年实施以来,“跨境理财通”2.0为香港市场带来了强劲的资金流入,这在当时较高的利率环境下尤为明显。随着市场动态变化和利率趋于下行,百达预计投资者对股市的兴趣将日益增长,尤其是对那些能平衡股票增长与可持续收益的全球多资产产品。
鲍慧颖同时指出,QDLP计划是跨境投资生态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投资海外另类产品的渠道。这类产品通常设有锁定期和资本催缴机制,更适合那些风险承受能力较高、投资期限较长、对另类资产有更深入理解的专业投资者。
鲍慧颖相信,随着相关机制持续演进,它们将进一步加强香港作为领先国际金融中心以及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市场重要桥梁的地位。
瑞银资产管理姚伟浩:“跨境理财通” 前景光明
瑞银资产管理中国香港主管,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财富管理及基金分销部主管、董事总经理姚伟浩表示,自2021年启动“跨境理财通”以来,该计划已成为全球及香港基金经理和财富管理公司把握中国日益增长的财富和投资流动的重要战略渠道。

他说:“我们相信‘跨境理财通’计划的前景非常光明,有望满足中国内地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推动中国金融业发展,同时也有助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的扩容,及该计划未来有望突破区域限制的潜力下,为资产和财富管理行业创造更多令人振奋的机遇。”
姚伟浩指出,内地投资者普遍偏好中低风险、保本及稳定收益的产品,因此产品应契合内地投资者的风险收益特征。建议聚焦于简单、透明、风险校准的产品,如平衡型基金、多元资产收益策略、低波动增长型产品,强调保本、稳定收益和多元化。
此外,他认为,采用人民币对冲份额、香港注册的开放式基金公司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结构,有助于提高税收和运营效率。随着金融素养的持续提升,投资者对全球多元化、ESG主题和主题投资策略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香港的全球视野与内地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模式也将更受欢迎。
橡树资本孟圆圆:
投资者信心恢复开始构建全面产品组合
橡树资本总部位于洛杉矶,截至2025年9月30日其在管的资产规模达2180亿美元,包括信贷、股权以及实物资产等。橡树资本在大中华区非常活跃,也是QDLP最大的玩家之一。
OAKTREE(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橡树资本董事总经理孟圆圆在圆桌讨论时表示,橡树资本早在12年前就已成为QDLP试点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她发现,投资者的心态和产品偏好会随着宏观环境(尤其是利率)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孟圆圆表示,最初,在低利率时代,资金成本极低,投资者愿意接受复杂结构以博取超额收益。随着利率的提升,安全性和流动性成为首要卖点。简单易懂的产品,如投资级信用债(Investment Grade,以下简称IG)解决方案,能吸引更广泛的、刚开始进行跨境投资的投资者。
自去年下半年起,孟圆圆发现,投资者重新开始寻求如私募投资这样的较复杂的α策略机会。这表明市场在适应了高利率环境后,信心有所恢复,再次开始寻求更高收益的机遇。
孟圆圆表示,尽管私募信贷仍是众多投资人组合中的核心配置之一,近期,资产支持融资(Asset-Backed Finance,以下简称ABF)热度很高。不少人将其称为“私募信贷 2.0”,作为分散配置的重要元素,同时结合生命科学、软件、房地产等不同行业,构建全面的产品组合。要100%抵御波动并不现实,但当前通过覆盖多领域的组合配置,能实现更均衡的状态。
安佰深张曦轲: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日益成为主流资产类别
总部位于伦敦的安佰深,是一家拥有50年历史的另类投资管理公司,全球管理资产规模超过800亿美元。
安佰深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地区总裁张曦轲发言时表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成为真正的主流资产类别——美国和欧洲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分别达超8000亿美元和近6000亿美元。

张曦轲解释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得益于其主动管理与价值创造。与被动投资上市公司股票不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普遍会积极参与公司管理,从而实质性地提升企业价值。以安佰的投资组合为例,在其退出时,被投企业的营收平均增速两倍于投资前的水平。欧美的头部PE基金在过去二十年间实现了约15%-20%的年化收益,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稳健的回报,是吸引资本持续涌入的根本动力。
张曦轲认为,当前,欧洲市场正迎来历史性投资窗口。原因在于当前欧洲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整体估值较美国有高达40%的折扣,远高于20%-25%的历史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欧洲的经济基本面预计将得到改善。
张曦轲同时指出,科技与人工智能将是未来十年最关键的领域。在当前环境下,投资者愈发需要寻找能够真正创造α的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