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会上表示,场景是重要而且稀缺的创新资源,场景培育和开放也是一种新型政策工具。
李春临介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场景培育开放越来越成为放宽市场准入、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同时也越来越体现出其融合性、引领性、多样性、精准性等诸多新特点。
李春临强调,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必须在工作推动中把握好一些关键性的重要原则,确保既能够发挥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又要结合场景本身体现出来的这些新特点,充分考虑到推动这项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艰巨性。在落实《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中要把握好六个关键词。
首先,坚持创新引领,既要推动技术创新,更要强化制度创新,深化“需求牵引+技术准入+场景验证”协同创新模式,更好促进创新成果涌现和转化应用。比如,智慧矿山就是这种协同创新模式的典型例子。近年来,无人矿山、无人采煤等场景不断涌现,矿山建设中引入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无人运输等技术,矿山勘探开采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一些危险工作逐步用智能设备替代人工,最终形成智慧矿山这种更安全、更高效的作业模式,这种作业模式首先要有企业敢用、会用,否则各种新技术就无法应用到生产工作实践中。
其次,坚持改革推动,要建立场景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推动场景机会平等获取和场景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注重发掘市场真实需求,让各类主体都能公平高效参与场景培育开放,避免“拉郎配”。
第三,坚持因地制宜,就是要在保持适度竞争的基础上,根据地方资源禀赋条件和改革基础,统筹协调区域间场景开放布局,特别是要注重场景特色化差异化,因地制宜优化推动场景应用,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第四,坚持安全有序,文件中特别强调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好”,这就要求在后续落实过程中,既要鼓励场景建设管理制度的创新,探索尽职免责的管理模式,同时又要完善场景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探索标准先行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积极培育创造更多新职业新岗位,实现安全有序的发展。比如,有些地区尝试建设融合城市治理、运营管控、商业化运行的城市治理场景,构建“预测-预警-处置”全流程防控体系,无人机承担起重大活动巡查疏导任务,各类新技术在安全可控、协同应用基础上,共同参与城市治理,既有效提升了治理水平,又夯实了城市安全基础。
第五,坚持系统推进,场景培育和开放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特点,在工作中要强化跨领域、跨层级、跨环节协同,提升各类要素协同保障的能力,加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央国企和民营企业等各类主体统筹,形成各项改革措施相互配合、互为支撑、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最后,坚持融合发展,场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融合性”,多业态、多技术的融合,在场景培育和开放各项工作中,要推动多学科技术充分融合,强化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系统集成,深度挖掘单一技术条件下难以实现的深层次市场价值,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