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0 16:36:30 股吧网页版
聚焦进博|从“一老一小”到全球牧场!乳企进博“硬核炸场”
来源:国际金融报

  中国乳企正在全球竞争格局中重塑话语权。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如期举行。进博会不仅是全球优质商品、前沿成果的展示舞台,也是洞察行业趋势的风向标。今年进博会上,伊利、蒙牛、光明等中国乳业领军企业悉数亮相,借进博平台整合全球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

  加速技术突围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乳企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驱动,在全球乳业竞争格局中重塑话语权。

  今年是妙可蓝多携宝酪斯品牌第四次亮相进博,期间其正式发布首款国产原制马苏里拉奶酪,实现从0到1的创造性突破,打破了过去马苏里拉原制奶酪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以往,国内奶酪企业在原制奶酪领域受到技术、设备、工艺等多方面的限制。妙可蓝多创始人柴琇在进博会期间召开的中国乳业优化升级发展研讨会上表示,希望通过奶酪国产化,让更多中国人享受更高性价比的奶酪产品、带动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于此,奶酪还有助于实现乳制品行业差异化、提升深加工水平,调节上游原料奶供需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

  当前,乳制品行业处于周期性供过于求的状态,C端消费市场增长乏力,烘焙餐饮等B端业务成为乳企布局新重点。原制奶酪国产化对B端市场而言,有助于实现更稳定的供货、更高的性价比和定制化服务。

  持续技术攻坚的不止妙可蓝多。

  在乳品深加工领域,关键原料同样严重依赖进口。伊利依托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经过十余年研发,突破“乳铁蛋白定向保护技术”,将常温奶中乳铁蛋白保留率从不足10%提升至90%以上,助力中国人端稳“奶瓶子”。

  加码功能性赛道

  中国乳制品行业正迎来结构性变革,“银发经济”孕育新市场。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5%,中老年群体对低糖、高钙、护肠、抗衰等功能性乳品的需求持续扩容。

  今年进博会上,多家乳企新品布局功能性赛道,重点瞄准“一老一小”两大群体。

  例如,澳优旗下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发布营嘉高钙益生菌羊奶粉新品,配方以1500mg高钙+4重益生菌黄金组合,助力“强骨增肌”。旗下营养品品牌Nutrition Care推出三款鼻敏益生菌新品,覆盖儿童与成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异性需求,益生菌新品“NC恬睡”也首次公开亮相。

  达能专为50岁以上人群设计的“达能益生”系列产品在今年进博会上首次亮相,并带来了面向肿瘤患者的能全素OMEGA-3癌症专用营养品,以及有助于延缓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智敏捷营养补充粉剂。

  雀巢奶品展区展出了专为6岁以上学生设计的雀巢脑力加油站学生奶粉,以及雀巢怡养益护因子中老年奶粉,帮助提升免疫力的同时减少脂肪摄入和额外负担。

  加快构建全球产业链

  进博会是世界贸易的重要桥梁,也成为中资企业整合拓展全球资源、提升全球影响力的舞台。

  光明乳业以参展商、供应商、服务商三重身份深度参与盛会,携旗下新西兰子公司新莱特亮相,进博期间启动新莱特南岛“更精简、更灵活、更专注”的新业务定位,未来将进一步打通从新西兰南岛牧场到中国都市餐桌的关键链路,夯实全球供应链。

  伊利则展示了更具广度的全球协同网络。

  今年,“全勤生”伊利携大洋洲乳业八赴进博之约,展台亮相的金典新西兰纯牛奶、金领冠睿护、牧恩奶粉、牧恩黄油、环球甄选稀奶油等产品,正是其与全球伙伴创新协同的最新成果。

  十年前,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伊利在新西兰设立了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目前已在全球打造15个创新中心,并牵头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持续推动研发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进博期间,伊利举办“以国奶,会世界”品质创享会,邀请数十家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参与。从中国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的奶源基地,到泰国的冰淇淋工厂、印尼Joyday冰淇淋的热销、新西兰的合作牧场,这些画面构建起伊利的国际化发展脉络。

  伊利集团副总裁杨超群表示,中国奶业用二十年左右时间跨越了与奶业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差距,离不开全行业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以“上游共生、中游共创、下游共享”的发展格局,走出一条从追赶到超越的共赢之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