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
NO.1 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人工智能向全域赋能发展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认为,人工智能在我国实现从点状应用到全域赋能的转变,并成为实体经济智能化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指出,人工智能正逐渐从概念走向大规模应用,深刻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的运行方式。大模型从“重训练”转向“重推理”,推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
NO.2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三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03星
11月9日05时0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新技术试验。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6次飞行。另外北京时间2025年11月9日11时32分,力箭一号遥九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楚天二号技术试验01星、02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10次飞行。
NO.3 国盛证券:硅光技术重构光模块产业链,关注前端晶圆设计与晶圆制造投资方向
11月9日,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硅光技术的崛起是对整个产业底层逻辑和价值链的深刻重构,将光模块产业的投资重心和价值核心,从后端的“封装”向前端的“设计与晶圆制造”转移。同时,基于硅光视角的投资范式也将发生变化,核心关注四个方向:硅光设计公司—Fabless轻资产模式提升ROE,最核心环节;硅调制FAB厂商—依赖晶圆厂推升产能,但对制程要求不高;硅光配套器件—核心包括CW光源、FA、隔离器等环节;硅光所需的设备—Fab和模块厂配套耦合/测试等环节。
NO.4 全国首例多源遥感卫星数据资产在晋完成登记
据山西经济日报消息,11月8日,从山西数据交易中心获悉,在国家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的背景下,我国遥感卫星数据资源化进程取得关键突破。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有限公司研发的“遥感卫星多光谱监测数据集”在该交易中心完成数据资产登记,并正式获颁登记证书,这也是全国卫星遥感数据领域首例登记。
NO.5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批先行先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11月8日,据国家数据局透露,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批先行先试工作已取得积极成效:建设了北京、南京等18个城市数据基础设施节点,孵化上百个业务场景,汇聚数据交易所、数据开发商等各类主体超过3900家,对外提供数据产品超过13000个。国家数据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已建设高质量数据集总体量超500PB;7个数据标注基地引进和培育标注企业362家,标注从业人员达8.5万人,带动数据标注相关产值163亿元;我国日均Token消耗量已突破40万亿,和2024年初相比,增长400多倍。
NO.6 国家统计局:10月份CPI由降转涨 PPI降幅收窄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5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时表示,10月份,扩内需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叠加国庆、中秋长假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受国内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
NO.7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环比由平转涨
11月9日,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2%。
NO.8 新能源车迎消费高峰,购置税明年起将从全免调为减半
11月9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从明年1月1日起,我国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全额免税调整为减半征收。近段时间,受车购税将调整及年底传统销售旺季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新一轮消费高峰。在海南海口的这家汽车展厅内,最近持续保持高人气。负责人告诉记者,政策调整消息与年底旺季叠加,近期门店客流和订单量较平日大幅增长。
NO.9 北京打造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北京市近期发布了《关于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北京要建设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数据资源中心、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打造国家数据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实施意见提出试验区建设的“243”建设框架,即夯实数据基础制度和数据基础设施“两大基础”,打通数据供给、流通、应用和安全“四个环节”,构建数据技术创新等“三大体系”。
NO.10 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占全球超50%,外商抢购中国激光切割设备
2024年,全球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约为218亿美元,其中,中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占比达到56.6%。从出口规模来看,欧洲和东南亚占中国激光切割机出口总量的60%以上。目前,我国高功率激光器国产化率突破70%,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上半年激光焊接机器及装置出口126.7亿元人民币,激光加工机床出口84.7亿元人民币,高附加值智能产品占比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