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今年的主题是“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上海市消防救援局提醒:切勿私拉乱接电线,电动自行车禁止入楼充电。
国家消防救援局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气故障引发14万起火灾,占25.4%。其中,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7048起。而“小电驴”火灾,大部分都和充电有关。通常来说,飞线充电、恶劣环境都可能导致电线老化、短路,造成起火;私自改装、充电器不匹配、电池过充或质量差,可能导致锂电池故障起火。
宏观来看,全国住宅小区已建成投用充电端口有3900余万个,住宅小区总体配建比约为20%,距离30%左右目标值还有一定差距。且区域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配建比较低、缺口较大。同时,老旧电动自行车和蓄电池淘汰需要较长周期。全国在用电动自行车总量约为3.8亿辆,尽管国家推出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今年上半年已置换旧车846.5万辆),但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置换为符合新国标的安全水平较高的新车,老旧车辆和电池带来的火灾隐患将长期存在。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监管责任和用户习惯愈发重要。
一方面,监管部门严查销售门店非法改装行为,企业生产的质量关不容“打折”。今年以来,各地开展质量监督抽查1583批次,立案查办非法改装案件1767件,召回缺陷产品974批次、共计11.9万件。
另一方面,小区物业也应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引导居民依规停放、安全充电。技术上,可配套建设具备自动断电、过载保护功能及消防设施的室外专用车棚和充电桩。鼓励安装电梯阻车系统、电气检测系统等设施,推广安装电气火灾监控和可视监测系统。
当然,个人防护是第一道防线。部分居民抱有侥幸心理,风险意识不足、安全习惯尚未养成,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屡禁不止。孰不知,电动车一旦起火,威力惊人。锂电池发生热失控后,爆炸燃烧剧烈,普通人很难扑灭。消防部门建议,电动车充电做好“四要”:要在室外或专用充电区充电;要使用原装充电器;要在有人看管的环境下充电;要控制充电时间。
多方合力、久久为功,才能让电动自行车的便利与安全“双向续航”,切实守护全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