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惠南小学昨天迎来了一场智慧与温情交织的创新盛会。以“AI赋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市第十七届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学习活动亲子擂台赛浦东区赛在此举行,来自全区130余所学校的1300多组家庭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新探索之旅。
启动仪式上,七盏象征赛题的灯笼依次点亮,犹如繁星缀满创新的夜空。当嘉宾将寓意灵感的源泉缓缓浇灌于“创新之树”下,蓬勃的绿光自根部蔓延而上,瞬间点亮整片舞台——这一刻,不仅标志着本次赛事正式启动,更象征着创新精神在每一个家庭心中生根发芽。
“亲子同创不仅是智慧的碰撞,更是温暖的传递。”浦东新区惠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顾惠忠在致辞中,将“惠泽天下”的校训精神与创新教育理念巧妙融合,寄语每一个家庭在协作中收获成长,在探索中点亮未来。
赛场化身为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实验室。在“AI智造·T字转换”赛场,亲子家庭正全神贯注于一张A4纸的极限挑战,他们需将其制作成两个独立的结构,并完成精准的“T”字形态转换,整个过程是对结构力学与空间思维的极致考验。
而在“AI领航·纸翼穿越”赛场,气氛同样紧张。一架架纸飞机从起飞区脱手,划出优雅的弧线,家庭团队需要巧妙布局位置,精准控制投掷力度,才能赢得高分。
最引人驻足的莫过于“AI诗韵·低碳服装秀”。小选手们身着由纸箱、塑料瓶等“可回收物”精心改制而成的华服,化身穿越千年的诗人。他们以AI生成的古风山河图为背景,吟诵着《水调歌头》,高歌着《将进酒》,完成了一场场古今对话的低碳戏剧。
“AI解码·文物原型实验”则带领人们思考万年。亲子团队以铝箔、纸卷芯等限定材料,融合三星堆纹样、敦煌色彩等古典基因,大胆构想并亲手制作出“千年后的文物”。这些作品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对未来太空文明、虚拟社会的畅想。
此外,“AI再利用·爱心小发明”展区充满了生活智慧,旧物改造的智能花盆、自动药盒等实用发明层出不穷;“AI守护·家庭安全小卫士”编程区则跳动着数字脉搏,孩子们编写的动画游戏和开发的智能安防装置,展现了用代码守护家庭温暖的科技力量。
而在特别赛题“Ai亲子拍档”考验的不仅仅是智慧,更是亲子之间的默契。字母“Ai”既指向智慧的无限前沿,亦是亲情之爱的温暖表达。赛场之上,一个个家庭化身为最紧密的“创新合伙人”,他们动手又动脑,将脑海中的奇思妙想一步步化为现实,在携手攻克难关的过程中,让亲情与创意共同升华。
同步开展的“惠小杯”头脑奥林匹克创意亲子嘉年华以20余项互动体验项目,成为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创意乐园。从环保艺术创作,到物理科学体验再到创造性互动游戏,每一个项目都成为激发好奇心的火种。现场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家长与孩子在协作中增进理解,在探索中共同成长。
作为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实践,本次赛事不仅展现了浦东新区在创新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更凸显了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通过将AI技术与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活动让创新从高深的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让科技的温度在亲子协作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