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5金融发展年会”在北京召开。
北银理财首席投资官孙俊杰在现场发言中指出,低票息时代,资产配置向多元化发展是必然趋势,重点在于配置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面对多元化资产配置,应提前对境外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REITs市场进行深度布局。“对于权益市场的布局,重点对打新策略、对冲策略、量化策略以及定增策略、FOF策略进行细分,并积极运用衍生品进行对冲,降低波动率。”孙俊杰说,低票息时代,反而成就了多资产配置的重要布局机会,这是难得的机遇。
中小机构突围核心在于抓住投资机会
孙俊杰观察到,中小金融机构首先在理财行业开始了突围。在3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目前规模排名前三的基本是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从今年三季度规模增量来看,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成为规模增长的主力,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增长次之,大型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增速则相对平稳。
“中小机构突围,在今年理财行业体现得特别明显。”孙俊杰分析道,这背后是不同类型机构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所致。大行理财子公司更侧重利润的提升,而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则更关注地域的扩展性,因为它们原有的布局深度不及大行。
从数据上看,孙俊杰说,今年大行理财子公司利润增速相对不错,但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实现了利润和规模的“双高速增长”,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则以规模增长为主。
为什么一些城商行理财子公司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比如某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如何迅速将管理规模提升至近8000亿元?
对此,孙俊杰归结为一点:“他们把每年的两到三次投资大机会全抓住了。”他强调,经过两三年的积累,这种投资效应显著提升了其产品业绩和布局广度,最终将影响力从区域扩展至全国。“对于理财子公司,尤其是中小机构理财子公司,最关键的是如何能抓住投资机会。很难每次机会都抓住,但我觉得一年至少抓住一次大机会,机构才能保持长盛不衰。”
低票息时代注重多资产布局策略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孙俊杰分享了一个生动的案例。他回忆道,在2023年4月份之前,境内外美元存款收益率存在差异,境外利率高于境内。然而到了4月份后,形势突然发生逆转,境内的存款利率开始高于境外。
“当时我们发现,一家中资机构在境内分行给出的存款利率,竟然比其在香港分行的还要高。我们团队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随即开始发行美元理财,一下子就在市场上把空间打开了。”孙俊杰说。
对此,有人曾不解地问他,这个机会每家理财公司都能发现,只要有外汇业务牌照,大家完全可以做,为什么他们没有行动?
“这个机会变化得特别快,4月份之后就开始了。等你走完产品布局、系统测试等所有流程,时间上就来不及了。”孙俊杰解释道,美元理财的规模增长量或许不是太大,“不能把它当作主菜,只能算一个甜点,但它的效应极大”。正是这一波精准操作,吸引了一大拨原本不是北京银行的客户,通过“一个小小的按钮”,带动了整个业务链条的发展。
孙俊杰还分享了低利率时代的投资策略。他说,今年整个理财投资,只能向多元化发展,关键就在于资产配置上能否快人一步。
他具体介绍了北银理财的布局方向:“我们在境外的布局,去年基本差不多了,在公募REITs上的布局目前仍在持续。对于权益市场的布局,我们的策略是保证不亏,其中会用到很多衍生品进行对冲。”
孙俊杰表示,虽然市场波动,但对整个股市抱有很大信心,各项策略的布局也在进一步加深。“我相信,在低票息时代,反而给了多资产配置一个重要的布局机会。”
最后,在谈及生态化合作时,孙俊杰总结,北银理财看重两点:第一是科技赋能,第二是特色经营。“我们希望从这两点出发,能够促进我们的业务平稳、合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