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嵌入人民城市建设,围绕城市形态、业态、生态、文态、质态,全力打造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心安城市、品质滨州。”11月7日下午,滨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朱臣出席“第九届华夏城市产业链发展大会·2025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城市更新与无障碍适老化改造主题活动”时表示。
据了解,滨州聚焦“一老一小”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联动残联、妇联等部门,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城市更新的核心内容,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持续提升城市温度与包容度。
朱臣介绍,在建设“好房子”方面,滨州主要通过创新家居设计彰显人文关怀。“我们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利用智能家居、自动化设备帮助残疾人家庭实施智能化家居功能,配备建成了居家养老服务监督平台。”
新建住宅领域,滨州突破传统的养老局限,打造了集医疗保障、健康管家、康养游园于一体的无障碍示范项目万物生颐福园,并配建3.5万平方米二级康复医院,全面配备SOS呼叫、健康监测手表、无障碍扶手等设施,通过15080个紧急按钮、2000米无障碍连廊覆盖社区,构建了“三分钟应急圈”。
针对老旧小区的问题,滨州通过结合城市更新,推动设施升级优化居住环境,从而实现“好小区”建设。
据了解,滨州以“综合改一次”为目标,统筹推进老旧小区供电、供热、供水,电梯加装、无障碍坡道、电动自行车充电等“3+N”协同改造,既实现了资金节约利用,又减少了对小区道路的反复开挖,经测算实现工期节约50%,累计完成292部电梯加装并同步建设无障碍坡道。
为营造全龄友好的社区环境,滨州着力重塑公共空间,在适老化、适儿化及特殊群体方面积累了营造“好社区”经验,并取得了系列成果。
在适老化方面,滨州创新打造“123+N复合型原居安养”新模式,累计完成1.6万户适老化改造,构建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建成各类养老设施1632处、机构养老床位2.09万张,并打造“滨周到”政务服务主题公园与医康养体验中心。在适儿化方面,坚持以政策为先导,构建“四级四维”体系,推动实践落地见效。
特殊群体方面,滨州温情打造了“15分钟助残生活圈”,推动全市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设置轮椅坡道、无障碍扶手,建成视障阅览室并配备盲文书籍,持续提升社区无障碍服务水平。
在共创“好城区”方面,滨州坚持“体检先行”,对主城区257平方公里区域开展无障碍设施系统调查,制定《滨州市主城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依托城市更新实施公园绿地改造、基础设施提升等193项工程,持续夯实城市宜居基础。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全龄、全域、全过程友好是城市温度的生动体现。”朱臣表示,“下一步,滨州市将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五态’并举,构筑‘心安’基底,全力建设幸福宜居的品质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