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外形势下,中国企业应如何进行双链全球化布局,以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和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在深耕海外市场的进程中,应如何应对本土化挑战?
进博会期间,由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主办,毕马威、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承办的“中企出海行稳致远”主题会议成功举办。这是虹桥管委会和毕马威继去年进博会联合举办“聚能虹桥”新能源企业出海会议后再一次联合为中国企业出海探寻新方案。
虹桥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孔福安表示,虹桥要着力构筑出海企业总部高地、着力打造海外综合服务高地、着力打造出海制度创新高地,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虹桥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含金量高的政策优势、便利度好的环境优势和竞争力强的人才优势,商务区将着力构筑出海企业总部高地,打造海外综合服务高地以及出海制度创新高地,赋能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全力打造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
汇丰前海证券大中华区经济学家姜璐璐指出,在当前全球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背景下,中国近期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更强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通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扩大消费等结构性改革举措,应对化解包括关税在内等对外需的不利影响,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据了解,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于昨日在进博会HUB大会上发布了《中资企业出海指引》报告,助力中企更高质量海外布局。
作为《中资企业出海指引》报告的主编,毕马威中国战略及交易咨询合伙人康琦明在本次会议中对《报告》重点内容做了详细解读,涵盖中国企业出海全景图、全球市场新规则体系、中国企业出海的挑战与应对、对中企出海的建议以及大虹桥构建的“走出去”生态系统。康琦明表示,面对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碎片化的区域监管体系以及企业自身出海模式的不断迭代,白皮书系统性地剖析了企业在出海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六大挑战,主要为:战略规划与市场调研、本土化生产建厂与供应链与运营、人力资源与文化融合、法律合规数据与ESG、投融资财务税务管理,以及风险管理与危机应对,同时针对每一项挑战结合案例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白皮书对宏观趋势的解读、微观挑战的剖析,以及前瞻性解决方案的探讨,为正在“走出去”和计划“走出去”的企业决策者,提供兼具战略高度与实战价值的参考。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有时往往更关注成本效应,或会忽视对供应链模型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要素,包括不同国家间的贸易规则差异所引发的税收要素变化,以及贸易合规管控对供应链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等。毕马威中国国际贸易与海关主管合伙人张浩炜在圆桌讨论中指出,中企应更加重视各国贸易政策和规则的解读,结合自身产品及行业特点,因地制宜地规划全球供应链布局。同时,企业应强化内部合规管控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增强全球供应链架构的可持续性与韧性。通过平衡成本优化与合规管理,中企将能够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