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充满活力的长三角,遇上颠覆性的AI技术,将如何重塑数字文明的未来图景?11月8日,在浙江乌镇举行的2025年数字长三角发展大会上,来自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政府部门、合作机构和长三角共建数字文明“乌镇对话”合作城市负责人,数字领域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负责人,以及知名互联网企业和科技企业代表等300余人齐聚一堂,试图共同解答这一时代之问。

AI主持人出现在2025年数字长三角发展大会上,黄佳琪摄
作为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永久举办地特色活动,本次大会以“潮起长三角数启新未来”为主题,从由机器人担纲的开场舞与主持环节,便浓墨重彩地渲染出浓厚的“AI味”,并与“产业味”“文化味”共同构成大会三大特色亮点。大会通过项目签约、主旨演讲、成果发布、城市交流、联盟服务、合作倡议等一系列丰富精彩的环节,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数字长三角建设成果,共商共谋“十五五”时期数字长三角发展新格局,为推动长三角数字文明共建共享汇聚智慧与力量。
会上,桐乡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共建上海交通大学桐乡高等研究院,以研究生培养为重点,在成果转化、人才引育、智库建设、医疗教育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数字协同从共识走向实践。

桐乡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签订校地合作协议,黄佳琪摄
大咖观点环节,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副主任李星围绕《IPv6、大模型、开源人才培养和创新生态》作主旨演讲。城市案例环节,江苏常州、安徽黄山、浙江温州三个嘉宾城市分别作案例分享,紧扣本地产业特色与数字化转型路径,详细介绍在数字长三角建设中的创新举措、实践成效与经验启示,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鲜活样本。
大会现场,多项重磅成果集中发布。沪、苏、浙、皖长三角联席办负责人联合发布了《数字长三角发展报告(2025)》。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负责人登台,围绕“十四五”时期数字长三角建设的核心数据、“十五五”时期数字长三角建设的关键破局方向与务实发展建议展开深度解读,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发布了“长三角数字化服务商资源池”,并详细介绍了其在区域数字化创新与改造中的核心功能与应用前景。此外,《毕马威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暨数字经济瞪羚企业(潜在)榜单》正式发布,编制机构代表对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系统分析了长三角数字领域高成长企业的分布格局与创新优势,并为“十五五”时期的产业规划布局提供了前瞻性建议,促进数字经济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协同与高效匹配。

沪、苏、浙、皖长三角联席办负责人联合发布《数字长三角发展报告(2025)》,黄佳琪摄
值得关注的是,为深化长三角共建数字文明“乌镇对话”合作品牌,来自长三角的20座合作城市在会上共同发起长三角“AI+”城市合作倡议,进一步深化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I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区和开放合作枢纽,为长三角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首场相遇、再次携手,到三度共聚,数字长三角发展大会办至第三年,嘉兴焕新打造“1个主会议+2场配套活动+N产业对接、招商咖荟”的活动矩阵,进一步放大全城联动的“产业味”、走向世界的“文化味”,为长三角一体化数字文明共建共享添加生动注解、注入深刻内涵。以会兴产,全市各县(市、区)深入参与产业对接,共举办乌镇咖荟43场,组织重点客商开展“嘉兴行”活动,全面承接峰会红利。以会为媒,首次举办“数联全球·文聚浙里”——文化“新三样”交流展示活动,聚焦网文、网剧、网游,全面展现浙江文化“新三样”走向世界舞台的实践和成效,深入探讨数字文化联通全球的未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