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11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0月,全国(不含港澳台)54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总客运量为28.2亿人次,环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4.8%,同比增加0.5亿人次、增长1.8%;同比增速较9月的4.3%有所下降。
总体来看,10月,全国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04万人次/公里日,环比增长0.6%,同比降低5.7%。《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全国城轨客运强度已连续8个月出现同比下滑。数据显示,今年3—9月,客运强度同比降幅分别为4.3%、4.3%、3.5%、3.8%、5.7%、4.9%、3.3%。
客运强度是指线路日均客运量与线路运营长度之比,反映线路单位长度上每日的载客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线路的运营效率。
一位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人士对记者分析称,随着地铁线网规模不断扩大,新增里程更多向远郊区铺设,新线路客流培育需要更多时间,导致整体客流强度被摊薄;此外,网约车、电动车、共享单车等多元化出行方式的普及,也对地铁客流形成了一定的分流效应。
2025年10月,全国共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3条,运营里程11330.5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6万列次,同比增长7.74%。
分城市来看,10月,全国客运量同比增幅最高的城市是天水、太原和淮安,增幅分别为272.73%、120.23%和18.38%,天水和太原客流大增,主要由于在过去一年中有新的轨道交通线路开通。客流下降最多的城市是黄石、嘉兴和长沙,降幅分别为9.35%、5.77%和5.62%。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10月1—8日)及假期前一天,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南昌地铁发布的信息显示,国庆节当天,南昌地铁线网客运量达到269.96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客流强度位列全国第一。
10月3日,长沙地铁单日客运量达351.19万人次,创下假期客流峰值。9月30日,成都轨道交通线网累计客运量达819.58万人次,其中,10号线、17号线、18号线、19号线、27号线客运量突破历史纪录;火车南站、双流机场2航站楼东站等46个车站客流创下历史新高。
记者注意到,四个一线城市中,10月,广州和深圳客流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增速分别为4.78%和1.61%,北京和上海客流略有下滑,降幅分别为1.95%和3.22%。
从客流强度来看,10月,文山的轨道交通客运强度最低,为0.01万人次/公里日,深圳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强度最高,达1.43万人次/公里日。